
我们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究竟该如何蕴育历练自己的心智品性?
北京人艺去年推出了新编史剧《知己》,近日这部难得的好剧又重演了,其中蕴涵着纯粹的人文情怀,洞观了人性的复杂变异、漠然与宽怀。
清诗人吴兆骞出生江南官宦之家,年少时便有《胆赋》、《京都赋》等佳篇问世,即是名震江南之俊才。后因受诬而卷入江南科场弊案,被放逐边陲。当一代词人顾贞观得知好友吴兆骞含冤罹难,身处绝寒之地,强服劳役之苦后极度悲愤。为将好友救出苦海,倾尽了心力、耗尽了气血、抛掷钱财屈膝已求,历经坎坷。终在清代第一才子,亦是好友纳兰容若鼎力相助下将吴救出。
吴被救出后,已是形神判若两人。其原本江南俊才落拓不羁,豪放自持之秉性已荡然无存,尽显畏懦卑琐之态。漠然面对泣血相救的昔日知己,无半句感恩之言。人性变异,灵魂扭曲,几近崩溃,亦给了好友一个难以面对的匪夷漠然。在义重如山,视“知己”为生命的施救者心中产生了巨大的痛楚与失落。而大义厚德的施救者终从最初的怅然震诧、失怀不解中缓醒,对被救者的漠然终选择了宽容以待。
本剧主演具有驾驭舞台较为深厚之艺术功力,整场演出充满了爆发力,将顾贞观为救好友苦经20余载磨难终不弃的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情义演绎得荡气回肠,令人潸然;又将其面对好友人性变异、匪夷漠然之寒彻,演绎得凄怆刻骨,触人心魂。
人生中有着千般的挚情,也有着万般的漠然。然而这样的漠然伤及骨髓,有着悲壮之意味。本剧演绎的卑懦漠然与大义忠贞,揭示了人性之复杂变异、心智品性之宏实高洁与萎弱低下之截然。我们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究竟该如何蕴育历练自己的心智品性?怎样珍惜护持难得的世间真情?怎样感念报答他人的予己之恩德?让自己的一生在精神上尽量丰盈豁畅而少留遗憾?
□戈平(北京 戏剧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