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背景:方登进入大学后,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她个人的感情经历也充满坎坷。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男人,在同一所大学的研究生男友没有给她足够的理解,两人以分手告终。而在一个来自异国的男人身上她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嘉宾:北大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卢悦
【问题体现】
当我们要面对一个在灾难中有过心理创伤的人的时候,通常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会减轻很多负担,但是对于对方可能会造成一些伤害。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在了解对方的过去的情况下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些有别于日常人际关系的调整。
影片中,方登和自己的男朋友在是否保留肚子里的孩子这件事上发生了争执。这和方登幼年的经历有关,在她的心里已经留下自己被抛弃的阴影,所以当她把男朋友当成自己的亲人,却又发现男友似乎想要抛弃她的时候,她自己首先选择了离开。这表现出方登控制局面的欲望,这种控制欲其实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为了不受伤,就先离开。实际上我们在和有灾后心理应激创伤的人接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解决方法】
实际上影片为方登的生活安排了一个很好的结局,她的丈夫是一名外国人,而且她和自己的女儿也移民到了海外生活。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我觉得这是为了让方登一直以来都在寻求的独立感得以实现。在西方的文化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是独立的,即便是血缘关系也没有东方那么亲密。这让方登能有生存的空间,让她远离自己幼年时候亲情的缺失。
虽然对于大部分的地震孤儿来说,并不都能像方登一样幸运。但是我们也可以努力去尝试给他们一个独立的空间。西方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包裹着一个人,而更像是一个容器,有空间又不过于亲密。我想这样的一种关系放在同震后孤儿的感情生活中应该是一种最恰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