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好东西没人要就是底部指标
新京报
2010-08-03 02:47

 不管7月中旬开始的A股上升趋势是反转还是反弹,A股离2300点已经远去。不少的私募管理人早在7月初就看出了端倪。如今回过头来追问,他们指出的市场逻辑浅显,但历次几乎都被印证。

  私募投资者是如何感知到市场的冷暖变化的?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秘笈”?在上周末的一次见面中,同威投资的李驰说“只有特别高和特别低才能感觉到”。

  没有人能说自己有能力准确预测市场,但7月份的情况,无疑属于让一些投资者感觉到“特别低”的一类情形。

  农行上市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农行发行的PB在A股是1.6倍,在H股是1.7倍左右。而在农行上市之后,其H股获得了国外基金的大举买入。而在国内,1.6倍PB发行的农行仍然未得到基金的青睐。

  李驰的逻辑是,好东西在市场中没有人要的时候,就是底部的指标。比如单倍市盈率的蓝筹没有人要,而8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能吸引投资者。

  为什么说这些是好东西呢?拿李驰的经验来说,他买过1.7倍PB的交通银行法人股,当时还未上市。即使在2010年,私募股权投资者已经被形容为“门口的野蛮人”,他们在以16倍的PE抢食拟上市公司,但在A股市场上,已经有单倍市盈率的蓝筹公司。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市场也处在一个循环之中,即对成长和价值的偏好在循环。投资者总是喜新厌旧的,当成长的故事破灭之后,资金会再度涌入价值股之中。按李驰的说法,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在期货市场上,江浙一带资金的多头仓位会显著上升。“聪明的资金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

  底部指标还有很多,其中不少也广为人知,不过在真正投资的时候,它们并不被投资者重视。李驰谈到他所认定的底部指标,亦与市面上的指标无异:比如A/H股价格的大幅倒挂、基金定投断供水平走高,公募基金仓位探底,债券基金发行趋热,蓝筹股估值处在底部等。

  比如A/H股的倒挂,现在金融股等股票在H股市场上普遍要比A股贵15%到20%,如果QFII敞开供应,这种价差可能在短期内就被抹平。与此相应的是,QFII额度正受到外资的青睐。

  但投资往往都是知易行难。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的纪律才是影响盈亏的第一大因素。

  (吴敏)

相关推荐
镜湖已见底!
新京号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科技日报》今日头版头条报道!山水间的极致利器→
新京号
汲取“伟大转折”力量 青年挺膺担当
新京号
2025年,能让人自动提肛的沙发在CES诞生
新京号
疯狂水晶背后的科技与狠活:天然水晶引流,晶质玻璃、方解石混珠
科技
3年前郑州那场特大暴雨,在蜗牛壳里留下了痕迹
新京号
网红小家电,打工人不伺候了
新京号
为什么说廉耻是“养”出来的?|一叶识春秋
文化
筑底信号释放!1-9月商品房销售额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房产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