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不怕中学生谈恋爱
新京报
2010-07-31 02:42

  漫谈美国中学教育

  一天下课后,我在教室捡到一张纸条,折成一寸半见方,一面写着:“必须要念!丝戴芬妮妹妹寄。”另一面是个仔细描画的大心形符号。这是谁的呢?我的学生里没叫丝戴芬妮的呀。打开一看,里面写着:

  “好吧,哥哥,这次我不用黄色和橘色写了,就用铅笔。我只想问你知不知道我是谁。我不是开玩笑的,我真的喜欢你!你一定要在第一节课体育课上来找我。我背的书包上有一个小铃铛。你已经给了我你的My Space!!!我还想要你的Email地址!我还在喜欢着你,请跟我约会!你要记住,我的名字是丝戴芬妮!现在快跟我约会。今天我不再写那些肉麻的话,但还是亲你的脸!爱你。丝戴芬妮。”

  信中画了很多心形符号和各种表情的小脸,有些字用的是大写和放大字体。这“哥哥”又是谁呢?看来这“哥哥”把这封信弄丢了,也不找,好像没有太把这个“妹妹”当回事儿。学生们写这类信或纸条,是很平常的事,但往往没这么正规。有的是上课时来回传递的纸条,以女学生为多,写的多为问答式的,像是“你喜欢谁?”“还在和他继续约会吗?”“你觉得他长得帅吗?”

  我们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1岁到13岁之间,他们把朋友看得非常重要,有的学生说,他们来上学,最重要目的就是来会朋友。这当然也包括异性朋友。他们对交异性朋友觉得神秘而好奇,不少学生试着交。

  八年级的英文课本中,第一篇课文就是《断链》的故事,讲的是名叫奥法索的七年级男孩子,由于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女孩桑德拉。几经周折,终于有一天他和桑德拉约定一起骑自行车出门约会。不巧的是,临出门时他的车链条断了,给了他很多烦恼。好在他最终幸运地借到一部自行车,开心地带着女孩出游去了。

  在念课文前,我问学生有没有交异性朋友的经验,有几名学生说有。我问他们是怎么交上朋友的,他们笑而不答。我告诉学生,他们要念的,是一个男孩子第一次约会的故事。这时所有的学生都露出好奇的表情,有的学生说,我们等不及了,快点开始念吧。

  不管之前有没有交过异性朋友,学生都喜欢这个故事。有的学生说奥法索不喜欢自己长得不整齐的牙齿,每天都用手去推门牙,希望能够看上去更帅,而他们也像奥法索一样注重外表,因为外表美或者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

  有个女学生说,这个故事让她想起在七年级英文课上念过的一首小诗,也是《断链》的作者写的。诗中,男孩约瑟写信给女孩玛塔,他写的是:“玛塔,我有一个秘密,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这个女学生说,她的朋友们也有的收到过类似的信,如果她们喜欢写信的男孩,就会回信。有些学生就是这样成为男女朋友的。

  这时候我再问班上那些交过异性朋友的,是不是用写信开始交友的,有几个说是。但也有的说他们是像奥法索那样,开始偶然见面只是几个字的搭讪,后来有意无意见过几次面后,慢慢才熟悉起来。

  学生交异性朋友,在学校里一般也就是互相交换纸条,说说话,也有个别人学着大人的样子搂搂抱抱。特别是到每年的情人节,学生会会组织活动,帮助学生互赠礼品,由他们送到各个教室里。有的“吃香”的学生会在那天收到很多礼品,像是内包糖果的情人卡片,有“Love”字样的彩色大气球,一小束花等。过道里一对对的小“情人”,就会显得很亲热。上课铃一响,校长就在过道里一边巡走,一边大声喊:罗密欧们和朱丽叶们,赶快进教室上课啦!

  对这些,老师们只当没有看见。毕竟,这些学生还是小孩子,他们交异性朋友就像交知心朋友,可能会长久,但更可能过了些日子就有了变化。只要他们学会选择朋友,真心对待朋友,在学校里交各种朋友,对他们今后处理好人际关系都会有帮助。

相关推荐
专访王海成:父亲王洛宾说,“三毛很勇敢”
时事
回到北大,化学就是他的事业
新京号
在“卷”与“躺”之间,生活的世界还有哪些参考答案?|活动回顾
文化
北大学生主演!致敬先生!
新京号
人生下半场,脱口秀大爷“山山”而来
时事
北京市档案馆将开放1.26万件档案,含国庆50周年彩车档案等
北京
教师节快乐!来自石景山学子的“师”情“话”意
新京号
“戏红人不红”的王真儿:认清自己的位置最重要丨专访
娱乐
拎着瓶子来打散装“二八酱”,“老国营”里的老味道丨京华物语
文化
“合肥,放眼望去都是干硬科技的人们。”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