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告别王杰:事不关己的缅怀
新京报
2010-07-20 02:41

 【娱乐颂】

  王杰要来北京开演唱会了,而且是告别演唱会。他号称演唱会后“你们将不再听到我写歌,我甚至连我的钢琴都一并销毁”,还说他对得起全世界的歌迷。听到这话,作为王杰前歌迷的我感慨丛生——听不到他写歌少说已有十年,而这十年中我也从未觉得他对不起我——相信我,我真不是在讽刺。

  缅怀一个人从何处开始?我实在不想从头回忆,某个高中的暑假,在哈尔滨的街头我怎样出入小音像店寻找一张《英雄泪》;我更加不想提起,《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和《一场游戏一场梦》于我的初恋的意义——从自己出发的缅怀实在太廉价了。

  今年五月我在迷笛音乐节舞台上又看到何勇。红磡体育场中国摇滚乐势力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何勇还在唱着配器和编曲毫无变化的《姑娘漂亮》和《钟鼓楼》,甚至连串场词儿也毫无二致:“迷笛的姑娘们,你们漂亮吗?”看到台下八零后九零后新一茬的果儿茫然的面孔,我顿时感觉南方天空下起了北方的雨。已经长出小肚子的何勇确实蹦不动了,哪怕他爸爸何玉生的三弦仍然韵味十足。

  又想起去年某写手朋友讲给我,说电话采访张楚,听到电话那边张楚一边讲话,一边将剩菜倒入铁锅,掀动锅铲,于是他“酸楚莫名”。我听了也赶紧征用起所有的酸楚。此时此刻,我释然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饭局上十年如一日吟唱罗大佑的老男人们,性欲与自怜一同厚积而无薄发之处,将自我缅怀赋予家仇国恨抑或对某个歌手的形而上拔高,确实是最体面的方式。而我现在觉得,该炒剩饭就炒剩饭,能吃老本就吃老本,无关人等你我有何可酸楚之处,休再征用他人器皿吟唱自己悲伤,便是最大的缅怀。

  扯远了,拉回王杰这里。我必须假装客观地说,在看到告别演唱会的新闻之前,我基本想不起这个人来。搜搜新闻,最耀目的一条是“村屋培欲:王杰平养靓妹”,香港八卦杂志路线,写得活色生香又无聊之至。想必他这新闻也是上不了头条,拿来凑版面的。能跟几十年没作品的小说家同桌喝酒,自然也能理解王杰对自己的当一回事。我又有个朋友前年在小区足球联赛中进了个漂亮球(非乌龙),一直念叨到今年世界杯结束。他这样回应我的刻薄:“你要接受一个老男人的悲凉。”

  好吧。今年八月我打算去看王杰的演唱会,就用此篇文章的稿费买票。我这么做对得起王杰和世上一切歌手。打动我的不是什么“到我终老的那天我会死不瞑目”或“人生像坐过山车”之类的煽情或修辞,更不是什么从此不再出碟的狠话,而是他说“我把我十年来的遭遇都写成了歌”。

  我愿意听这些歌。

  □叶三(北京 作家)

相关推荐
想你啦,你知道吗?
新京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逝世,曾发起创建中华骨髓库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清明假期超六百万人次逛北京公园;网络祭祀乱象当休
时事
北京:3月22日至4月10日为祭扫集中日,将开通十条扫墓专线
北京
那些父母离世的年轻人
文化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李泽生逝世
教育
叶嘉莹先生与恭王府博物馆:一段“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友谊
时事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国内最晚登场的顶级秋色,观赏期长达3个月!收下这条自驾环线,随时走起!
新京号
蒋仲乐同志逝世
政事儿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