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顽的主儿
过去觉得香港人搞文化生产比较鸡贼,比如说一部动作电影还没上映,却先放出风来,说这里有大量的“床戏”。但是后来又发现,那边的人其实还是挺厚道的,答应给你床戏,就一定会给你。哪怕是枪林弹雨打到一半,莫名其妙地插播一场然后提上裤子再接着打呢,反正除了规定不让露的,都能奉献给广大观众。而且给人的感觉,香港商业片中的“床”功能很单纯,就是用来休息或娱乐的。
倒是咱们内地的“床”,意义复杂得多。也是从影视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床”不仅可以用来休息和娱乐,还可以用来“说事儿”、谈判、勾心斗角———乃至祸国殃民。《金婚》、《蜗居》这样的“房中戏”就不说了,就连谍战片《潜伏》都有这样一幕:那对革命假夫妻每天晚上都要由一个人使劲晃悠房间里的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其目的是让隔墙之耳误以为他们正在履行夫妻职责,从而避免反动派的怀疑。历史大戏《三国》,让我难以忘怀的细节,一个固然是曹操爱撒尿,另一个就是董卓爱拍床。演董相国的那个老演员,我太喜欢了,特有话剧范儿,但唯独这个习惯容易让人笑出来———只要一见着貂蝉,必然会笑眯眯,非常慈祥地拍着他的象牙榻:来,来,来。
可以做一个很僵硬的推断:文化工作者让“床”肩负的历史任务越重大,说明现实中“床”的作用越突出。让我想起现实中一对很精英的大哥大嫂,此二人最近正在打离婚,离婚的主题则是如何拆分他们共同拥有的一个公司、几处房产———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大哥频频抱怨:在办公桌上谈判,集中不了精神。
我说:在哪里才可以集中?
他说:床上。
和即将成为前妻的女人到床上谈判分家产,这个事情听起来非常混蛋王八蛋,但是一解释,确实情有可原。原来此二人奋斗期间十分艰辛,偌大一个北京,只有一间十平米的平房可以立锥,而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就摆不下什么了。于是所有的大小生意、发展规划、人生理想,都是在床上讨论并决定的,日子久了,不在床上居然无法专心思考了———也造成了发了财之后他们的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会上说定的事儿不算定,非得老板老板娘回家睡一觉才能拍板。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离婚的原因,恰恰也是老板上错了床,跑到小三的床上去讨论生意、规划和人生理想了。
大哥哭笑不得地问我:很荒诞吧?很扯淡吧?□石一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