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日,印度一列快速客运列车在东部脱轨,数节车厢被甩到相邻铁轨后与迎面而来的一列货运列车相撞,导致至少110人遇难,200人受伤。印度警方说,反政府的纳萨尔派武装拆掉一段铁轨,制造了这一惨剧。
成立于1967年的纳萨尔派武装,目前拥有约2万名武装成员。
他们主要在印度东部和南部农村地区活动,以保护土著部落和贫民为由,经常制造针对政府机构和警察部门的袭击。今年4月6日,纳萨尔派武装在丹特瓦达地区伏击政府后备警察部队,打死76名安全人员。
不断制造暴力事件的纳萨尔派武装,究竟是劫富济贫、匡扶正义的侠盗罗宾汉,还是胡作非为,混淆是非的“大魔头”,又或是有其他的脸谱?对于无辜的死难者来说,这道题也已死去;对于生者而言,尤其是印度政府的官员,比确认脸谱更重要的事,是如何终结纳萨尔派武装对暴力的迷恋。
《印度斯坦时报》刊文《印度政府感受到纳萨尔派武装的狂热》称,最近数月的一系列致命袭击已使政府重新审视打击武装分子的战略。直到现在,政府仍未调遣军队参与行动,而是坚信准军事力量和各邦警察足以应付纳萨尔派武装。同时,印度政府在本财年为农村地区发展确定的预算为6610亿卢比(约合146亿美元),以便削弱底层民众对纳萨尔派武装的支持力度。专家玛丽卡表示:“日渐加大的民众呼声要求军队介入,政府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必须采取更有攻击性的措施。这意味着所有正在进行的社会发展项目暂时搁置。”专家旁瓦尔称,只有等到纳萨尔派武装的军事力量被清除了,才有机会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由此,“我们需要为军队添置新装备,灌输新技能”。
《印度时报》刊文《对纳萨尔派武装意见不一》援引印度规划委员会秘书长苏达·佩莱女士的话称,发展是不容谈判的,但是发展的实现需要安全的局势,重要的是确保生命和财产不被恶意摧毁。在丹特瓦达地区,由于受到纳萨尔派武装的威胁,公路承建商跑了;在加德契罗利地区,当一位承建商被斩首后,无人愿意来此修路。一些邦政府以殖民的方式行事,剥夺部落人群的公民权。他们身居丛林,采取蜂蜜、虫胶和树脂,以此谋生。但有些邦政府却拒绝部落人群拥有这些森林产品。
制造暴力事件,伤及无辜,这确实是纳萨尔派的罪过。但若追问纳萨尔派为何拥有众多底层“粉丝”,那么谁为如此尴尬的局面负责?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