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并不真“需要”格格不入的新建筑
新京报
2010-05-17 02:45

 ■ 客“弹”北京

  任何地方都有值得学习的内容

  记者(以下简称记):很多学设计的人进了国家机关都会抱怨缺少活力,难以发挥特长,你为什么会一干就是5年?

  大欢(以下简称欢):一方面,我所在单位的领导非常热爱产品设计这个行业,重视实干,甚至直接促使“产品设计”列入北京首批创意产业中;另一方面,我认为在任何地方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内容,不要随意抱怨。实际上,那5年让我受益匪浅,更加了解国家政策,有机会接触国际产品设计界的大人物,出国进修,而且工作压力不大,让我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学习、实验。

  记:那么从一个稳定而又略显悠闲的地方出来创业,压力是否很大?

  欢:当时我的准备已经很充分了,只是预想可能很辛苦。但是,真正创业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资源积累并不够,不过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基本解决。

  记:设计师一般都是个性十足,喜怒无常,把自己的喜好灌注于作品中,你曾经也是这样吧?

  欢:上大学的时候,我非常自以为是,根本不能与别人合作,但是工作后,我的上司是一名英国著名工业设计师,他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对产品设计而言,市场分析和调查比你的才华更重要。

  记:你的理想是什么?

  欢:创立自己的品牌,也许5年,也许8年,也许会改变想法,但我始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这个行业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希望能逐渐推广自己的设计理念。

  最喜欢国子监那条街

  记:作为设计师,你最喜欢的地方是不是798艺术社区和南锣鼓巷?

  欢:恰恰相反,我很少去这两个地方,我最喜欢国子监那条街,浓密的树荫,路边有几家小咖啡馆和茶室,非常安静,充满北京的味道;还有紫竹院公园,里面有一家商店还保存着上世纪80年代的氛围,好像时间完全对它不起作用———这才是我小时候对北京的想象: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彩、宽阔的马路、系红领巾的小学生。

  记:南锣鼓巷不就充斥着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氛围吗?而798艺术社区不也是上世纪工厂建筑的代表?

  欢:但是它们太过了,就像是盆景与树的区别,盆景有时因为修剪得太精致,太漂亮,反而只能是盆景了。

  记:北京你最不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欢:比如改造后的前门大街,还有央视大楼等新建筑,后者并不是说它们不好,但是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古老的城市来说,它们有点格格不入。实际上,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不是不可以有一两个很现代化的建筑,但是我认为北京并不真的“需要”这样的建筑。

  记:你在北京生活十年,从设计师的角度,对这个城市未来有什么想法?

  欢:对我来说,在北京最熟悉的大概是地铁,但总觉得北京的地铁没有充分利用。香港和东京的地铁商业非常成熟,但不一定适合北京,上海地铁倒有模仿香港的成分,但并不成功。我想象中,未来北京地铁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比如你在回龙观投币买一份早餐,不需要排队等待,到了北新桥出站时,就可以直接领到热腾腾的汉堡和咖啡。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曲筱艺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远征

相关推荐
限时打卡!视听奇境,千年文物"活"了——
新京号
地铁15号线新国展增设站启动招标,顺义规划延长机场线与其连通
北京
活力中国调研行|“这里有完整的科幻产业服务链”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 | “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 北京闷热的天气要持续多久?
时事
​北京人工智能12个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总预算达1.1亿元
北京
早安北京0704:最高34℃,体感闷热;北京拟规范“二房东”转租
北京
推出三套产品化样板房 被窝推动家装体验革新
房产
北京消防:大型群众性活动无需消防审批,但安全监管不能缺位
时事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
第一看点
从南沙守礁人到北大毕业生,蒋昌焱:大山给了我走向远方的动力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