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蚂蚁学之父”讲故事
新京报
2010-05-15 01:46

 【科学人文】

  15岁的小男孩拉夫和表兄溜到一个连环杀人狂的家里,却撞到了来福枪的枪口上,“该死的你到底想要什么?”杀人狂说,而两个孩子这么做,只是想瞥一眼传说中的1000磅重的短吻鳄。

  这是《蚁山》传奇的开场一幕,接下来发生的,是一出现代版的“哈克·贝恩历险记”。拉夫对“奇妙、美丽、优雅”的蚂蚁世界充满无尽的热爱,他的亲戚怎么也不明白他对野外的热爱,但这种热爱改变了他的成长。拉夫尽情地探索家乡的野地,亲眼目睹了蚂蚁王国壮烈的“建国史”和“亡国史”,童年经历让拉夫长大后最终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自然学者,他的一生都在和开发商、破坏自然的人类斗争。

  很难想象,这样一本名为《蚁山》,关于15岁儿童的成长故事的小说竟然来自于一名81岁的科学家,而且是生物学领域具有最高权威的一个人。如果说爱德华·威尔森是达尔文之后生物理论界最重要的科学家,不会有很多人会反对。他是生态学、演化论和社会生物学方面的顶级专家,他对蚂蚁的专业研究让他被称为“蚂蚁学之父”。

  尤为特别的是,威尔森不仅是一名科学家,还是一名重要的作家,迄今为止,他已经写了20部书,其中两本书还让他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

  威尔森的最大贡献是他开创了“社会生物学”,他是生物多样性的积极倡导者,而他的很多思想都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哪怕是他最新出版的第一本小说《蚁山》。威尔森提倡保护生物多样性,他的理念是,要保护基因,而不是保存生物,这才是进化的目标。“我们必须放弃我们现在的一种迷信:我们只要在那里保存一小部分老的生态环境,我们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干我们所想干的任何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和错误的见解。”威尔森说。 

  《蚁山》并非一个简单的儿童成长史,而牵扯到蚂蚁、人类和生态圈,联系到人类生活和自然的密切关系。读者读完此书之后会察觉到,我们人类其实和蚂蚁一样,拉夫身边的人物角色可以一一和蚁国里的角色对应起来。

相关推荐
罕见!科学家首次发现“僵尸蚂蚁幼虫”化石,揭示虫草早期演化史
时事
人工智能为什么无法完成所有人类的工作?
文化
杏树园里的妇女马阿英社,经历了三件“小事”
公益
听说自己在树下淋的不是雨,而是蝉尿,上海人破防了!
新京号
别人家导师送礼物——把学生本人画在顶刊封面,网友:科幻片!
新京号
蚂蚁只会结队“偷食”?其实,它们也是农场主和昆虫牧人
文化
头条 | 两个特等奖!界首少年天团凯旋!
新京号
全省第一!祝贺阜南苗鑫!
新京号
蚂蚁为什么在演化上会如此成功?解码蚂蚁帝国
时事
全球首个AI智能体安全测试标准发布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