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电动朗逸百公里行驶成本不到10元
新京报
2010-05-03 02:41

上海大众首款纯电动车,2013年在上海投产

 本报讯 (记者崔卓佳)大众汽车在本届北京车展第一天晚上举办的“大众之夜”上首次发布了基于上海大众朗逸开发的E-Lavida电动版朗逸,该车即将在今年投入示范运营,2013年在上海投产。另外,这也是大众汽车全球首次发布基于量产车型的纯电动车。

  比普通朗逸更轻

  电动朗逸总重量1498千克,其中锂离子蓄电池重315千克,相当于4-5个成年人体重。不过该车采取了一系列轻量化措施,如发动机罩和行李箱盖均采用铝镁合金,车门主要采用铝材质等,因此与普通版车身相比整体重量反而减轻了59千克。另外,由于蓄电池的科学布置,电动朗逸的乘员空间与普通版车型没有差别。

  这款车由安装在车头部位、功率达85kW的电动机驱动,可提供最大为270Nm的扭矩。其最高时速超过130公里,百公里加速用时约11秒。

  锂电池通过专有的电池框架分别固定在乘员舱地板下及行李箱内,为了保持工作温度,其装备有封闭的内部换热器,通过外部冷却水换热,无需外部的空气循环。电池实际容量达26.5kWh,最长可行驶150公里。它可以通过家用电源直接充电,最长需要7小时;如果连接400伏电源,充电时间可缩短到3.5小时。这样算下来,电动朗逸行驶100公里的能耗成本还不到10元。

  模块化成大众新优势

  从2010年开始,大众品牌开始全面推进模块化战略,多数大众品牌旗下的新车都将采用MQB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这一模块化战略不仅将大大降低研发、生产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同时对逐步过渡到电动车阶段的大众汽车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电驱动部件模块化,大众全系列车型都可以很快开始使用电力驱动。如电动朗逸与此前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的大众E-UP!小型电动概念车采用的电动模块,在布局、部件构成和驱动方式上基本相同,在模块化战略构架下很容易复制到其他车型。另外,由于电动模块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体积,也大大提高了电动车开发的自由性。

相关推荐
让电池“返老还童”,科研人员为开发耐用锂电池提供新思路
时事
把施工产生的扬尘和噪声“罩”住,北京15个项目用上基坑气膜
北京
新车开数月电量衰减异常,动力电池有点“虚”
汽车
2025年,能让人自动提肛的沙发在CES诞生
新京号
一年2万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为什么违规改装屡禁不止?
数据
加入端到端智驾鏖战,理想汽车得迈过三大门槛
汽车
向工信部申报能耗测算又作废,特斯拉赛博越野车入华难题待解
汽车
看2025|安聪慧:技术创新是打破汽车贸易壁垒的核心武器
汽车
闯红灯、超速、逆行……如何管住狂飙的“小电驴”?
新京号
当骑行团失速后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