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B04版)
贝丁顿社区是英国第一个零能源开发项目,也是舒适健康的“碳中和”生活、工作社区最成功的实例之一。
贝丁顿社区拥有公寓、复式住宅和独立洋房在内的82套住房,还有大约2500平米的办公区域。每套住宅都配有露天花园或阳台,实现住宅高密度与舒适生活的平衡。平均看来,零耗能住宅区的居民人均用电量比英国居民低25%。在一个住满居民的零耗能房屋内,如果平均住36户,住宅用电每年能节省13000度,每年减排6吨二氧化碳。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统计,贝丁顿社区运营的前三年,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高达90%,这主要得益于清洁能源的使用,其中太阳能占60%,生物能(废木屑和农作物的残余物)占40%。从第四年开始由于生物能锅炉的使用暂停,减排幅度为50%。
全方位零碳体验
用废弃水管、浴缸制作的桌椅,太阳能电动汽车,屋顶花园……
零碳馆也是世博会首次让设计师作为馆的运营方,从剑桥大学建筑环境专业毕业的陈硕告诉记者,作为设计师,目的是让参观者把零碳的体验带回家,而不只是接受教育。因此零碳馆从全方位提供零碳体验,例如零碳酒吧用废弃水管、浴缸制作的桌椅,太阳能电动汽车,屋顶花园……把未来的生活方式从很小的细节体现出来。
住在零碳建筑里生活方式是否会发生改变?陈硕说,生活只会变得更简单更舒适。“国家馆是一个装置,会让参观者感到惊叹,但零碳馆不会这样,它会让大家感到轻松自然,而且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生活。城市实践不是一个夸张的东西,而是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
陈硕介绍说,在英国建造这样一座零碳房屋,成本比普通建筑高15%,但由于它完全不需要外部能源,使用7年后就能收回成本。陈硕透露,世博会结束后,这座具有推广价值的零碳馆将归上海市政府所有,会被完整保留,“我们也希望让这个房子变得更加棒。”
本报记者 谢来
■ 链接
节能减排立法先行
陈硕告诉记者,贝丁顿项目不仅得到了由伦敦市政府和当地区政府的资助。更重要的是,英国和伦敦政府在2006年已经立法,要求所有建筑到2016年实现100%的碳平衡,目前的标准则是40%。这已经成为很自然和正常的要求。
陈硕认为,英国政府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立法有值得借鉴之处,如2004年立法规定政府的资金资助应以建筑项目的减排力度为标准;2006年把新建建筑的减排量写入法律;2008年立法要求,所有的房屋只要想在市场交易,就必须出具减排报告,而房屋交易的印花税是根据房屋的减排量来定的;政府还推出清洁能源补助,居民家庭产生的多余太阳能电能如果输入电网,政府会以4倍于电价的价格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