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官】
我太直了,不适合做官
新京报:你的升迁也是源于一篇帖子。
姜宗福:是啊,我步入官场是个意外。2005年发的那篇《易书记,和您说几句心里话》引起易书记关注,当时我在岳阳市旅游局质量监督所当所长,想谈谈我对岳阳旅游工作的看法。
新京报:为何点名“易书记”而不是市长?
姜宗福:因为易书记是博导,大学老师,我觉得老师更能够听进别人的意见。事实证明易书记是个开明的人。我并不是因为他提拔我,才这么说。谁不愿意提拔自己周围的人?但易书记能够提拔一个素不相识、思想前卫的人。
别人都说官是跑出来的,但我这个官是发帖发出来的,没有花一分钱跑官。
新京报:临湘的同事、领导会不会对你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产生矛盾?
姜宗福:没有任何矛盾。我毕竟是挂职干部,不占用当地名额,不分他们的补贴,没有利益冲突。可能一些人不认同我的一些做法,但绝不会闹矛盾。
新京报:适应“官场”的生活吗?
姜宗福:哦,不太适应。我觉得我太直了,很不适合做官,会让别人也很不舒服。比如我在批判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时,举了张家界的例子。我当时真没想到举本省的例子会得罪同僚,其实有很多外省的例子可以举的。
新京报:但感觉你帖子中的语言有很多官场套话。
姜宗福:啊,那个,是有一些。要让领导接受你的建议,就要用领导可以接受的语言。
新京报:同事、领导怎么看待你?
姜宗福:呵呵,我就是一个闯入官场的怪物吧。
【工作】
很多想法实现不了
新京报:你的挂职期马上就满了,你还会申请延长吗?
姜宗福:不会了。怎么说呢,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有一点厌倦情绪。但主要是发现副市长这个位子,很多事情都做不了。要做什么项目,但没有财政权,而没钱什么都办不了。这是我从前没想到的,很多想法根本实现不了。
新京报:也就是说,调动资金的权力是你当副市长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姜宗福:不是的,我觉得资金还是其次,最大的阻碍,我觉得是思想。许多县级以下干部,思想很保守,不愿改变。我提出的一些项目,有关部门的官员就会说,‘想法很好啊,但是这个项目要长远规划’。就不了了之了。
新京报:有些失望?
姜宗福:有很多遗憾。再挂职三五年,我想,改变也不会很大。
新京报:2007年你挂职市长助理期满后申请继续挂职。当时工作比较顺利?
姜宗福:当时有几个项目刚起步,我打申请的时候,也没说延长几年,就是说想看着项目成功之后再走。
当时就感受到一些无力了,但没现在这么深。而且,当官压力大,一个合同没签好,会被人骂祖宗十八代的,不划算。
新京报:如果让你挂职当市长,手握一定实权,你还是愿意继续挂职的?
姜宗福:是的,我的事业心还没有磨灭,希望做一点事。我觉得人生一辈子总要留下些什么,不能没有痕迹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