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指出,天然弱碱性和水“被弱碱”大不同
本报讯 (记者巫倩姿)目前,市场上太空水、离子水、电解水、富氧水、纯净水、碱性水等种类繁多,3·15晚会对“‘碱性水’只是种营销手段,对改善人体PH值和健康没有好处”进行了曝光,让许多人产生“饮水之惑”。
对此,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专家赵飞虹在3月31日举办的“弱碱水之惑”专家研讨会中指出:碱性水的碱性对人体健康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明;只能说饮用有一定硬度并含有一定量溶解性固体的PH值偏碱性的井水或自来水,对健康有益。
碱性水,不看概念看“内涵”
“碱性水,重要的不是炒作概念,而要看水中间的内涵。”赵飞虹说,污染越严重的水因为有机物多,PH值就会显得越酸;而水质较干净的,所含污染物少,PH值多在7.6-8之间,偏碱性;所以用碱性水来判断是否好水的方法只能作为其中一个指标。
赵飞虹说,现在有些厂家推出的碱性离子水机确实能做出碱性水,但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旦碱度太高,如PH值超过9.5,对人的心肌细胞就会有损害。赵飞虹还强调,从现行国际研究来看,天然的弱碱性和人工添加东西变成弱碱性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天然弱碱性水是好水,但在水里添加小苏打、碳酸氢钠等物质人工制作出来的碱性水,和水中天然存在碳酸氢根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单纯认为碱性水就是好水有失偏颇。
慢性疾病多与饮食相关
世卫组织在《生活饮用水质准则》中指出,理想的健康水应满足无污染,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命活力没有退化,呈弱碱性,活性强等条件。
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国际医学生物工程科学院院士杨子彬说,在我国饮用水标准中,PH值下限PH6.5,上限PH8.5,达到这个标准的水才是安全的水,所以把弱碱水称为好水并不为过。
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柴巍中也指出,饮水关乎健康,得病后会产生不健康物质,而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入不健康物质也会生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就与饮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