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你是“瓷娃娃”的榜样
新京报
2010-04-05 02:43

 【事件回放】

 2009年9月7日,德磊在北医三院的病床上走完了他二十岁的人生。他是重度成骨不全症患者,俗称“瓷娃娃”——全身骨头像瓷器一样脆而易碎。尽管如此,7年来他在北师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志愿者的帮扶下,不仅学完了全部的初中课程,还通过自学取得了计算机一级证书。

 儿子:

 你走了半年了,妈妈老梦到你。梦里,看不清你穿什么、也不知是躺着还是站着,只记得你还是白白胖胖的一张笑脸,乐呵呵地跟妈说:“我跟这儿好着呢,我跟罗叔叔玩呢。”

 罗叔叔是指罗京吧。那时候你还躺在病床上,看到电视里播送罗京去世的新闻时,跟我说:“妈,你看他那么有名那么有钱,不也治不好嘛,我这样挺好的。”妈知道你那话都是宽慰,你是个仁义的孩子。

 你曾劝爸妈再要一个孩子

 你生下来两三个月就发现得了这病,等你五六岁了妈带你去医院瞧病,你看着被遗弃的小孩就说你自个儿有多幸运,你那时还劝爸妈再要个孩子。当时我听着那个揪心啊!

 爸妈不想再要,就你一个儿就好。你走了,单位里、院里有些人劝我说,“这下你可解脱了”,那话听着剜心眼儿地疼。他们不知道你在的时候我忙忙碌碌地乐和,为了能下班不堵在路上,常年骑自行车,就盼着下班能早回家给你做吃的。

 那时候咱家条件不好,你爸下岗,就我一个月一千多的工资,不过一周总得包顿饺子。现在都半年了,咱还没包过一次,吃什么都不是滋味。上回你奶奶还问啥时候再包呢,日子还得继续过不是?

 妈妈每周都替你上QQ

 现在咱家还是老样子,窗台上还是你奶奶种的四盆花草,就是你的那张床被收起来了。你躺了20年,从咱打平房搬进这套两居室,你就在客厅的沙发床上,奶奶自个儿一屋,你爸跟我另一个屋。晚上我们不敢关门睡觉,生怕你有情况,现在床收起来了,心里也空了。

 你的电脑桌还放在原位,七八年了你都靠着它跟外界联系,不能打字你就用筷子戳键盘敲字,敲着敲着还把计算机一级考下来了。妈为你骄傲,把两根筷子都给你收好了。

 你刚走时,每周妈都上QQ一趟,看看QQ好友们都跟你说什么。上个礼拜忘了上了,现在登录不上去了,说是要重新输入密码。妈知道你的密码无非是你的、爸妈的、老师的生日,可怎么组合还是不行。要是你在就好了。妈妈有20年回忆足够了

 老师的生日你放心吧,往年都是你问候,现在妈会帮你处理好的。“瓷娃娃”协会的人还问你好呢,你是大伙儿的榜样。

 北师大的吴冰也惦记着你呢,她是北师大2007级特教班的班长、常常带着同学来咱家。现在他们也来、还常打电话,我们都老想着你去年过生日的场景,想着你逗我们乐的段子。

 总之啊儿子,家里都挺好。你爸也老惦记你,他现在做临时工,不过他不爱说话。妈妈虽然有些空落落的,不过有过去20年的回忆就够了。你的书我准备捐给“瓷娃娃”协会,祝愿他们也能像你似的没白来一遭。

 (追思人:母亲李燕双)

 本报记者 张媛

 亲友寄语

 你是爸妈一辈子的好儿子,比起别的孩子你遭罪了,可比起别的父母,因为有了你的陪伴我们更富足。——母亲李燕双

相关推荐
“文明贵州·凡人善举”暖视频征集宣传启事
新京号
北京新闻奖+1!《她在工厂里 守护他们的“家”》上榜
新京号
对话南丁格尔奖获奖者邢红:当一名好护士,要培养临床判断能力
时事
对话|李冬菊:67岁独自骑行中亚4国,长途跋涉疗愈了我
时事
绽放|专访邓亚萍:不服输的态度永不止步
时事
如何像斯多葛学派一样生活?
文化
罗 素:根本的幸福有赖于对人和事物充满善意的兴趣
新京号
林下灡因:成为林徽因
文化
甲午年,京城里的江南士子们
文化
如何培养一个不会把三分之二家务都留给伴侣的男性?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