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4月1日实施
本报讯 (记者杜丁)昨天来自北京市质监局的消息,北京首部《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将从4月1日起实施。标准提出,新建线须设无障碍车厢,改造线也应增设无障碍车厢。
老线改造增加无障碍车厢
标准提出,在无障碍车厢的入口处应设有醒目的无障碍标志,且车厢应设置到站显示屏和报站语音提示。无障碍车厢应设轮椅席位1至2处,一个轮椅停车席位面积应为0.9米乘以1.2米;轮椅席位应设置安全固定装置和紧急呼叫装置;尽量减少列车地面与站台面之间的高差以及列车与站台边缘的缝隙;无障碍车厢在列车编组中的位置,各线宜统一。
据主要参与标准起草的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介绍,目前,一些新线路已设置了无障碍车厢,像一号线、二号线这些老线路在进行车辆改造更新时,也增加了无障碍车厢。
据悉,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新线路和未来将要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都将会设计低位的售票窗口。
老人儿童可用无障碍设施
专家强调,无障碍设施不是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老年人、儿童、临时生病行动不便者,甚至是我们健康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可能使用到无障碍设施的。
北京市质监局表示,该标准4月1日开始实施后,将由北京市规委相关部门统一负责监督实施。今后,本市新建的轨道交通线路将按照该标准设置无障碍设施;而一些老线路在改造中也将增设相应的无障碍设施。
■ 追访
所有地铁站均可通轮椅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目前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运营的8条地铁线123个车站411个出入口,已有143个出入口通过140部直升梯、120部升降平台和42部爬楼车的方式,满足轮椅乘客无障碍通行。
另外,地铁线的123个车站中,有337个出入口铺设了盲道并设置了盲文标志,而且实现了每个车站至少有一个出入口满足轮椅乘客、至少有两个出入口满足视力残障乘客无障碍通行。所有地铁车站都设置有无障碍引导标志、语音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车厢内还设置了屏幕显示系统、轮椅固定装置和轮椅乘客优先上下车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