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西南赤旱或加大通胀压力
新京报
2010-03-23 02:41

 ■ 头条评论

 近日,西南旱情引发粮食涨价的担忧,但据国家粮食局、发改委等部门判断,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不大,旱情不会推高粮价(《经济观察报》3月22日报道)。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局部干旱并不一定会明显影响当年全国的粮食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如2009年2-3月,中国发生大旱。冬麦受旱面积1.43亿亩,按照2007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56亿亩计算,小麦受旱面积接近全国种植面积的40%,政策层面采取了抛储等行动平抑粮价,粮价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当时CPI基本没有上行。

 但具体情况仍应具体分析。不同于2009年,2010年各月的翘尾贡献全部为正,全年向上拉动CPI有0.8个百分点左右。进入3月份以后,翘尾因素更为明显。食品价格尤为明显受到影响。其二,CPI构成中敏感的猪肉价格已经跌无可跌,反弹压力明显。根据商务部3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猪肉价格连降四周,下跌趋势明显。但猪肉价格已经回落至2007年年初的低点,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国家已明确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农民利益,未来肉价快速反弹正走向现实。

 与西南大旱持续蔓延之势遥相呼应,部分农产品价格也不断翻跟斗。如因品质相对较差,历来不受重视的重庆大米,最近竟成了香饽饽。受西南大旱影响,云贵等旱区米商开始入渝抢米。加上此前国家上调了主产区2010年生产的稻谷最低收购价,重庆市场米价全线上扬30%以上。

 更值得重视的是,西南旱情在一定程度上为输入型通胀充当了催化剂。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水电的主力军。经济的快速回升给电力工业带来的刺激非常明显,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速保持高位。由于水电受干旱影响而减发,火电近乎独享了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2月份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11.4%;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了13.6%。自2009年8月以来,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速已连续7个月超过10%。

 “冰”“火”两重天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推动资产资源价格明显的升值预期。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0%。2月份PPI同比上涨5.4%(环比增加1.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上年同月为下降7.1%),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

 热钱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诱使下更捕捉了兴风作浪的时机。春节过后,国内期货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成交量急剧放大,铁、煤等价格恢复性上涨或结束下跌。

 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会推高国际农产品等软大宗商品价格,中国作为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国,国内粮价受到国际市场的直接传导,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会提高中国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形成倒逼机制。

 2月份CPI同比2.7%的升幅已令市场措手不及。从目前价格指数的发展趋势来看,CPI的上涨仅仅处于初始阶段,伴随经济持续回升,CPI存在“小步快跑”的可能性。年中CPI或将迎来波峰。

 面对通货膨胀的再度加剧,印度央行3月19日晚已先行宣布加息。无疑,面对更为复杂的局势,从通胀管理的角度出发,中国宏观政策作相应调整不容松懈。

 □史晨昱(工行投行研究中心副处长,经济学博士)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芜湖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来了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CPI、PPI下半年走势如何;别把电影路演定价权交给黄牛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开始空载试运行,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要来了
时事
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
新京号
华北洪水记忆:海河六十年,两次特大洪水
时事
洪涝灾害频发下,海绵城市建设需更多“绿色设施”
财经
​海绵城市建设需更多绿色设施——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五十八期)
双碳与ESG
新闻多一度丨降雨核心时段到来 非必要不外出
时事
财政部:去年财政运行经受疫情等因素冲击,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第一看点
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