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吃的不是鲸鱼,是文化冲突
新京报
2010-03-14 02:40

 望远镜

 没吃过鲸鱼肉,不过,估计价格和它们的身形一样,一看就让人“晕”。有关鲸鱼的是是非非,也比其他海洋生物更多,因为它生来就与众不同。当是非不断累积后,即使一些食客有实力消费鲸鱼肉,可能他们也会心有忌惮。

 3月12日,新西兰反捕鲸人士皮特·贝休恩被日本海岸警卫队正式逮捕。他可能因为无合法理由登上日本捕鲸船,将面临3年有期徒刑或1100美元的罚款。日本渔业大臣表示:“任何做了错事的人,将依法接受严厉的惩罚。”而贝休恩所在的环保组织“海洋守护者协会”则宣称将利用任何一个机会来揭露日本捕鲸行动的非法性。新西兰外长穆里·麦卡利说,贝休恩将获得本国的法律援助。对此,美国媒体指出,国际捕鲸协会允许日本捕捞鲸鱼用于科研项目,不过,反对者认为日本以科研做“掩护”,从事商业捕鲸。而商业捕鲸早在1986年已被国际社会禁止。

 这不是贝休恩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不同国家对于捕鲸的态度。这是捕与“反捕”的对抗,此外,还有卖与“反卖”的对峙。

 日本《朝日新闻》刊文《摄制人员打击洛杉矶的寿司馆》称,洛杉矶的一家寿司馆为食客提供鲸鱼肉,触犯了美国的法律。检举此事的是奥斯卡奖纪录片《海豚湾》的摄制人员,他们曾将该寿司馆的食物外带,以检测其是否确为鲸鱼肉。涉案的45岁日本厨师被控触犯《美国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可能面临最高五年的刑期或者最多10万美元的罚款。不过,在日本,食用鲸鱼肉已成为本国文化的一部分。“二战”以后,日本学校的午餐就包含鲸鱼肉。作为蛋白质的来源,鲸鱼肉有食用价值。

 美国《纽约时报》刊文《寿司馆被控销售鲸鱼肉》称,涉案寿司馆正式声明愿为犯法之举负责,并同意支付罚款,且愿意在法庭上解决问题。美国律师安德雷·比厄特表示:“大家不应一走进饭馆,就点濒危物种食用。”

 吃或不吃,各国法律有差异,这源自文化的冲突。可谓“谁的地盘,谁做主”。而在地球上,做主的就是人类:人类偏向于“野蛮生长”,向来以己为尊,以天地间的生物作为自己的食物,进而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在满足自己的胃口时,总是将其他生物逼进生与死的胡同中;人类又总是在按自己的意愿规定,野生的、濒危的禁吃,家养的可以享用;人类要么陷入道德困境,要么面临饥荒或“嘴里淡出个鸟来”,似难两全。□方言

相关推荐
为什么中医世家从不让孩子吃冷饮?原因并不是怕闹肚子......
新京号
烧烤料变成猪饲料,不只是“爱吃烧烤的人天塌了”| 新京报快评
观点
为啥北极甜虾这么抢手,量大管饱的南极磷虾却没人吃?
新京号
一个家庭,比穷更可怕的,是这种饭桌陋习
新京号
甜味剂会让人越吃越胖?专家带你粉碎那些关于代糖的“甜蜜谣言”
消费
​一种有关“美貌”的炫耀性消费?来自美国俱乐部的田野观察
文化
告诉你个秘密,冰箱门上的格子,不能放牛奶!
新京号
千人验证:想要中年不发福,多吃全谷物是关键!
新京号
《老味道》里的烟火人间:一个00后女生的重读札记
教育
“红老头”被刑拘:一起被谣言与流量裹挟的猎奇事件|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