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冰山脱落带来“后天”效应?
新京报
2010-03-07 02:44

南极巨大冰山滑落,或会阻断洋流进而改变气候

 或许是因为全球变暖,上个月,一块大冰从南极大陆上融化下来,可能会改变地球的气候,讽刺性的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让欧洲的冬天变得更冷。这种情况可能与电影《后天》中描述的存在相似之处。

 1

 “冰舌头”融断

 这块大冰长80千米,宽40千米,从莫兹(Mertz)冰川上脱离出来。莫兹冰川是一条长达160千米的“冰舌”,从南极大陆上伸出来。随后,新形成的海中冰山被一个长达96千米的名叫“B9B”的大冰山撞走。B9B于1987年从冰川上脱离。

 新的冰山和B9B所含的水加起来有10000亿吨,可以供给地球上1/5人口的淡水需求。现在它们距离南极北海岸144千米,就像一个冰坝一样堵在南极洲北岸外。现在科学家担心这个冰山会阻塞冷的、含盐量高的水的形成。这种水被称为“底部水”,它是洋流系统的驱动力之一。

 任何洋流的改变都会影响全世界的气候。比如南极洲“底部水”驱动的温和洋流一旦从英国海岸消失,那么这里的冬天就会更加寒冷。还记得著名的灾难片《后天》吗?虽然这种情况不会如电影中描绘的那么迅速,但或许确实存在。

 洋流的变化还可能会减少海洋的含氧量,进而杀死海洋生物。南极洲的帝企鹅和海豹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冰川学家尼尔·扬(Neal Young)说:“在大约300千米外有帝企鹅聚居地,附近还有海豹生活,如果这片海域被冰山堵塞,它们只能找别的地方出海。”

 2

 冷热循环很关键

 要理解为什么南极的冰川融化会让欧洲的冬天变冷,就要了解洋流是什么。

 导致洋流的形成力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力。这是大气层通过摩擦作用施给海洋的一种推动力,尤以空气大规模运动产生的定向风对海水运动影响最大。定向风吹的时间越长,流动的海水深度就越深,渐渐的,海洋中就形成了洋流。这种海流称为“风海流”。另一种是物理化学力。咸水比淡水重,冷水比热水重。所以,海水的密度差、温差也会促成洋流,成为深层海水运动的驱动力。温度低、盐度大的海水,就不断地下降;温度高、盐度小的海水,也不断地上升,这样就形成了广大范围内的海水运动。这种海流,被称为“密度流”。

 在两极地区,海面的水很冷,因此它会往下沉。这股不断下沉的水流会沿着整个洋底向热带扩散开来,所以即使在热带,海底的水也是很冷的。深处的冷水最后也因为无处可以容纳而涌向海面。在升到海面以后,它们又会变热并漂向北极区或南极区,并在那里再一次下沉,形成垂直环流。表层水向深层潜入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格陵兰南部海域,其次是发生在南极北部。

 密度流是由于海洋中的热力分布不均匀而在海洋中形成的,冷的海水在下面,热的海水在上面,就像是自发形成了一个循环泵,而如果某一个地方的海水热量发生了突变,则会打乱局部洋流甚至是全球海洋环流的路线。例如,赤道气流逆转。温室效应造成海温上升,打乱了原来的洋流运动。从而导致海面上的气流发生突变(厄尔尼诺现象),水气和热量重新分布。致使原来降雨正常的地区就会突降暴雨(或久旱无雨)造成洪涝灾害,而另一些地区就会干旱。

 3

 冰山淡水阻循环

 2006年,英国南安普敦国家海洋学中心科学家布莱登(Harry Brade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加勒比海沿北纬25度进行取样调查,检测水的盐分和密度。并把检测数据与此前的记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1957年来,深海的冷水回流速度显著地下降了,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下降速度更快。如今,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速已经比50年前下降了31%。这意味着北大西洋和附近大陆块的温度下降,这就是欧洲冬季越来越冷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大西洋暖流流速减慢的呢?英国气象办公室哈德利中心的科学家将其归因于“温室效应”。格陵兰岛的冰盖和北极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让流向大西洋的淡水量增加,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而水的下沉速度与含盐量和密度有关,盐分多密度大,水的下沉速度就快。淡水比含有盐分的海水要轻而且密度也低,即使是冷水也不会沉得太深,所以在北大西洋中融化的冰水下沉速度急剧下降,大量淡水积聚在洋面上,导致从大西洋环流中分出的那股洋流缺乏向北运动的动力,速度减慢,甚至最终会停止。

 上个月,南极冰川的脱离,它的融化正会造成淡水的增加,阻塞水的上下运动,经过重重曲折的作用,最终的结果是欧洲变冷。

 编译/本报记者 刘铮

相关推荐
龙湖,蹚过时代之河
房产
新闻8点见丨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自制药酒为何会变“毒酒”?
时事
两会院士说|江桂斌:建议尽快启动新污染物基础研究专项
时事
从亚冬会看哈尔滨,冰雪如何 “冻” 出热经济?
数据
当人类变成化石,树木仍将屹立不倒
文化
蛇年北京首场大风降温天气来袭,有人关心会不会下雪——
北京
秦汉史的“复调”:汉承秦制下的儒法国家
文化
2024,国际期刊在震荡:《理论与社会》之变与社会科学的走向
文化
新年新知,北大的特色年货
新京号
挑花眼?北大新学期开设通识核心课推荐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