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马巴胡赫生命的最后几小时
新京报
2010-03-07 02:42

 (上接B04版)

 一个猜测是,当马巴胡赫刚一离开,事先分工好实施暗杀行动的杀手,就利用特殊方式进入他的房间,在那里等他回来。在马巴胡赫进门后,就被杀手们轻而易举地杀死。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猜测,因为目前所知道的情况仅是,马巴胡赫离开后,确实有人曾试图重新设置他房间大门的电子锁,但他们可能并没有成功。

 由此第二种猜测被引申出来———在没能进入房间后,“暗杀小组”的一名成员等马巴胡赫回来,她将自己打扮成一名女性,引诱马巴胡赫开门。根据监控录像显示,一个黑衣服的女性曾敲过马巴胡赫的房门,她看起来就像酒店的服务员。

 其实,马巴胡赫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6个月前曾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遭遇下毒,一度昏迷30个小时。于是他在迪拜处处留心:他不要抢手的海景房,是担心从阳台和窗户爬入杀手;没用电脑、没看电视就是担心电子信号会泄露自己的真实行踪;没有喝酒店的矿泉水、吃酒店的饭点,更是担心自己会被人投毒;即使是在房间也要把自己的皮包上锁,同样是出于对安全的不放心。这样的小心也没能躲过杀手的精密策划。

 一个时代的远去

 事情远没有结束。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细节浮出水面。2月28日,迪拜警方称,马巴胡赫在遇刺前曾被注射一种名叫琥珀酰胆碱的麻醉剂,之后被人用枕头闷死。而持有假护照的嫌疑犯已经增加到了28人。国际刑警组织最近更是介入调查。英国媒体近日报料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给摩萨德的暗杀计划开了绿灯。迪拜警察局长达西在3月4日表示,将考虑“拘捕”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摩萨德负责人,并要求他们交出“凶手”。3月5日,迪拜警方宣称,他们在犯罪现场找到了部分嫌疑人的DNA和指纹。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杀手们的预料,在一个媒介无孔不入,高科技监控设施无处不在的时代,本来秘密的谋杀案在科技和资讯的双重作用下,迅速演变成了一起公共事件。

 而马巴胡赫遇害事件所牵出的欧洲国家护照被伪造事件,正使得这一谋杀案朝着引发以色列与欧洲国家外交冲突的方向发展。

 受马巴胡赫被暗杀一事的“刺激”,阿联酋的另一个酋长国阿布扎比已经宣布,将投资1.2亿美元,在该市的大街小巷安装摄像头。迪拜甚至考虑用生物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指纹特征等更加复杂的手段来检测护照和信用卡的真假。

 曾经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为摩萨德工作的盖德·希姆伦认为,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类似007电影一样的英雄主义冒险时代已经远去了。”

 难怪以色列主流媒体《国土报》也发表评论称:“这成了最后一次类似的暗杀行为。”(张乐)

相关推荐
美伊重启核谈判,谈不拢就要打?
国际
什么样的星球是“宜居”星球?
文化
缅甸震区的Win Star酒店:中国玉石商人被震碎的淘金梦
时事
倾听“一米声音”,东城区“儿童责任规划师”参与公共空间改造
北京
帕斯捷尔纳克:“视觉的诗人”与“听觉的诗人”
文化
帕斯捷尔纳克|太阳在冰上取暖,一日长于百年
文化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卡洛·金茨堡:我眼中的微观史
文化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特朗普再次“较劲”伊核协议
国际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