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恋赵本山,赵本山只是个传说
2010-02-21 13:54

订阅
近日,某网站发起央视春晚“最烂节目”评选活动,截止2月17日13时,在短短的20多小时里,投票人数超过13万,网友跟帖600多条。投票结果显示,赵本山小品《捐助》,获得6万多票,占总票数的47%,成“春晚最烂节目”第一名。(2月18日长江日报)
赵本山又创造了“最”,不过这次不是最好,而是最烂。虎年春晚最烂的节目评选出炉,赵本山的小品不幸“问鼎”。小品《捐助》的品质之恶、编剧之烂、表演之劣,一剧三广告充斥铜臭,不烂才怪呢。相比中国男足32年来才首胜韩国,赵本山的小品二十余年来首次在春晚垫底也不算大爆冷,这年头就是流行意外。
坊间流行一句话:没有赵本山的春晚就好像没有巴西的世界杯。问题是,巴西队也有表现欠佳的时候,赵本山亦如此。本山大哥如果明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也用不着纳闷了。君不见宋丹丹在巅峰时期抽身离开春晚,留给世人的永远是“太有才了。”这一点,“黑土大叔”要学习“白云大妈”好榜样。
春晚需要赵本山,赵本山更需要春晚。这两者就好比水与鱼的关系。春晚把赵本山当成了顶梁柱,也是便赋予他很多特权,他的小品可以“免检”、“直通春晚舞台”。 如果《捐助》不是“赵本山小品”,不仅不可能最后登上春晚舞台,而且根本连入围都不可能。事实证明,并非“免检”的都是好东西,比如三鹿,再比如《捐助》。
把春晚大舞台当成是“赵大爷到此一游”般儿戏,对不起艺术,也对不起观众。当本山大叔面向广告费的时候,他就背对观众了。群众的眼光是雪亮了,否则,演员在忽悠观众的时候,观众也能忽悠演员。某网站的调查虽不代表权威,但代表民意。小品王赵本山走下春晚的神坛并非坏事,本山大叔要反醒了。
编辑:刘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