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汉武帝的十年总结
新京报
2010-02-10 02:46

 ●管理通鉴

 汉武帝刘彻十五岁登基,他执政的头一个十年,经历了三件大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的。”年轻的皇帝也一样,是在和亲兄弟的残酷竞争中产生的,是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锻炼成长的。

 为刘彻做头十年的述职报告,这三件事是一定要提的:第一是在对外关系方面,开始对匈奴说“不!”;第二是内政治理上经历了窦婴田蚡的内讧,对窦婴这样号称有先帝遗诏可以“便宜行事”的恐怖禽流感果断扑杀;第三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选定了儒家思想作为大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汉武帝刘彻比他父、祖辈更关注长期稳定的问题,为专制帝国建立一整套与之匹配的国家意识形态,成了他的历史责任。刘邦草创,无暇于此,但他听从了叔孙通的建议,搞了一套仪式,文帝、景帝时期,号称遵循黄老,无为而治。在我看来,立国之初,皇帝专车连四匹一色的马都找不到,国家好像大病一场,要靠躺在床上慢慢自然恢复。汉初实行黄老学说,并不是官员每人拿一本道家经典天天学习,深刻领会,严格执行,而是回过头一看,颇合黄老清静无为这一套而已。管理幅员这么大的国家和这么多的人口,又没有宗教或意识形态的力量是很麻烦的。

 “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这时的汉武帝十六七岁,对儒、道、法等诸子百家有没有学术上的鉴别能力,我看够呛,他关心的,其实和秦始皇一样,就是怎样才能把皇帝做得更久一些,最好永远是刘家的子孙当皇帝。

 虽然学术是被权力选择的,皇家虽然提出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优厚条件,代表学术界谈判的董仲舒也不是无条件满足皇帝,他在《天地人三策》里提出有条件,那就是皇帝的权力要接受监督,当然让老董这时拿出君主立宪的方案也太难为他了。董仲舒论述了一番“天人感应”的道理,就是天象天灾和皇帝的品德政绩挂钩,只要有日食月食台风地震,皇帝就应检讨为政之失,儒臣就可以借此批评皇上。董仲舒认为,儒学不能光做忽悠老百姓的心灵鸡汤,还得给专制权力上个笼头。

 汉武帝年纪虽轻,但也知道拿天灾吓唬皇上是古已有之。秦帝国的编制里,有一个岗位叫“秘祝”,职责就是把上天对皇帝的警示和惩罚转移到臣属身上,在汉文帝时期才废掉。刘彻心说,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行,成交。”

 把孔孟之道作为国家指导思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大量吸收饱读经书的儒生参与政治,在汉武帝时代算是开始了。□锐圆

相关推荐
援疆工作实践与理论专项研究项目推进会在第十四师昆玉市顺利举办
新京号
李强在第28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第一看点
爆火的AI三宫格图片,比我们的生活更像电影(附超详细提示词)
新京号
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初审亮相
第一看点
“创客北京2025”创新创业大赛发布“成绩单”
北京
98岁院士何祚庥回忆杨振宁:我在做学生时就听过杨先生大名
时事
OpenAI 的新浏览器,拯救我的这个双11
新京号
“人地互动”与槟榔文化|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红舞鞋”跃动三十载!陈爱莲艺术馆落成开展
新京号
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在石景山首钢园开幕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