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有眼不识老大爷
新京报
2010-02-02 03:46

 ●不顽的主儿

 这事儿我跟人讲过不止一次了。记得前两年,老一代顽主王朔老师重回文化圈(这字儿也念juan),我还挺兴奋地在一饭局上跟人介绍他老人家的《致女儿书》,结果席间有一准九零后的小妹子翻着白眼问我:王朔是谁啊?

 我当时还挺尴尬:真不知道假不知道———不准故作轻狂。

 小妹子非常坦诚地说:确实不知道,您就当我没文化行么———大叔。

 我刚三张儿上下就被人家叫成“大叔”了,可见不知道王朔也是很正常的。当时我们感叹:什么叫代沟啊这就叫代沟。顺便还用王朔的话在小妹子面前卖了把老:我们看王朔的时候你还是液体呢。而过了几天,勤思敏学的小妹子又兴奋地对我说:我想起王朔是谁了———不就是老在娱乐圈(这字儿同样也念juan)骂街那板寸男么,这人还写书啊?

 记得当初,我还就这事儿发过感慨:文化的王朔变成娱乐的王朔了,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哀。不过后来一想也挺好,文化都成了于丹余秋雨的标签了,王朔还不如去娱乐。起码能娱乐就说明这人还有创造力,还能为人民服务,王朔毕竟还是个不招人讨厌的老大爷。

 相比于王朔,还有一些老大爷就要面目可憎得多了,也让年轻的妹子们更加尴尬。时不常听到媒体的姑娘们这样抱怨:不都说小女人对付老男人是百战百胜的么?怎么现在的老头儿这么难伺候?听她们说,在很多会议场合都能见到某些“当年也火过”的老大爷,他们端坐着,犹如一尊神像,表情则比神还要傲然———往高了说是在蔑视凡俗,往低了说就像痔疮发作了。而这种老头的难伺候,主要在于这样一种悖论:你不知道应不应该“认识”他。要是“不认识”呢,就多少显得臊着他们了,老大爷一失落就要发脾气。而要“认识”呢,他们又要开始摆谱,摆谱的方式却还是发脾气———从“媒体的良知”骂起,以“媒体的良知”结束,他们这顿饭可有事儿干了。

 想来这种老大爷的心理状况也是一个悖论吧:他们渴望被人“认识”,却又觉得“认识”他的人都“认识”得不够深刻。他们想像娱乐人物一样引人注目,却又不能像娱乐人物一样豁出脸去———说到底还是“文化”至上的年代把他们惯坏了,惯成了这样一种古怪的组合体:老大爷的外表下偏偏揣着一颗小女人般自恋而矛盾的心。寻常的小女人当然伺候不了。

 也好也好,这样的老大爷大多是闹不出什么绯闻的,晚节算是保住了。

 □石一枫

相关推荐
【北京榜样·最美义工】安北网慈善义工服务队:郭彩霞
新京号
北京七旬老人19层阳台随手丢烟头,差点把家烧了……
新京号
惊险!石景山一位七旬老人19层阳台随手丢烟头,差点把家烧了!
新京号
装上“车头”的轮椅上不了高铁,明确产品标准是关键|新京报快评
观点
二十年行走长城:记录横亘2500公里的长城人文故事
新京号
二十年行走长城:记录横亘2500公里的长城人文故事
新京号
风筝线飘到龙潭公园墙外马路上空,“隐形利刃”应该怎么管?
北京
老人在轮椅上被大货车推行数百米,路人及时拦停获见义勇为表彰
时事
凹凸众益慈善义工服务队开展“辞旧迎新换新颜 爱心义剪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蛇年AI,年味放大100倍;我的母亲不催婚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