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笼罩在伯南克前路上的阴云
新京报
2010-01-28 01:40

 ■ 头条评论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连任本来看起来已是板上钉钉,奥巴马和国会相当一部分议员均表达了对他的支持。但随着民主党选战失利、部分议员高调反对,这一问题的前景看上去又多出几分不确定性,连美股也因此连续三天下跌(据《21世纪经济报道》)。伯南克尽管的确为遏制危机深化作出了贡献,但他“直升机撒钱”政策的巨大争议,和对奥巴马政府过分的迁就,都可能影响对他的评价。

 作为研究大萧条专家的伯南克,在应对危机时,其政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危机的恶化和通缩对经济的伤害。可资参照的是,1929年大萧条后,当时的胡佛当局采取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为欧洲黄金流入美国设置障碍等不合时宜的政策,恶化了当时的信贷紧缩和债务紧缩,致使美国出现了严重通缩。伯南克充分认识到了当时严重的通缩加剧了危机的破坏力,因此采取了大胆的“直升机撒钱”策略,缓解了通缩压力。

 然而,伯南克似乎忽略了,这次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国金融市场陷入了流动性黑洞,但不是基础货币意义上的流动性阻塞。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信贷紧缩和债务紧缩,是典型的市场信用货币紧缩和货币乘数下降。美联储可以发行基础货币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却无法改变私人部门需求萎缩所导致的信用萎缩局面。联储注入的大量流动性,部分为金融机构窖藏,部分变为金融机构在联储的超额准备金,部分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催生新的资产价格泡沫。

 向市场注入海量货币的伯南克,片面地强调大萧条早期美国出现的通缩,但通缩是大萧条的表征,而非根本原因。近期,伯南克也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手段收敛货币流动性,反映了他对自己前期快速发钞策略的反思。凯恩斯主义者把1937年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归罪于政府刺激政策退出过早;以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认为,大萧条时期的二次探底和目前面临的同样风险,恰恰是政府行善之手伸入市场心脏所致。

 伯南克的超速发钞策略,使得美国面临着疯狂泡沫化和不断隐现的通胀风险。伯南克或许面临与他前任格林斯潘相同的尴尬,就是在任上时一片叫好声,离任后却被指责为危机的重要原因。这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即使连任成功,伯南克仍面临重重挑战。如前所述,伯南克应对危机的“直升机撒钱”策略,严格来说并没有令美国经济转危为安;连任成功后,他很可能面临另一位前任的境遇:1980年前后,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上任伊始,便面临高通胀的不利境地。要克服这种隐藏的窘境,伯南克需要拿出当年沃尔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魄力,确立通胀目标值的货币政策,这同样在短期内将面临大量质疑。与沃尔克不同的是,伯南克收拾的是自己酿造的摊子,而沃尔克是矫正前任的过失。

 不管伯南克是去是留,他领导的美联储确实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他的成就应值得肯定。但其最具争议的是,在危机的恶化得到缓解之后,伯南克对奥巴马团队表现得言听计从,甚至有违背联储独立性精神的风险———试图借助货币政策,帮助奥巴马的“行善之手”直接插入市场心脏。一个失去独立性的联储对于世界来说,显然比笼罩在伯南克前途上的不确定性阴云,看上去更加悲观。

 □刘晓忠(上海 学者)

相关推荐
“没有美国”的全球化,会是什么样子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深圳“悬赏千万寻子”当事人:“蹭流量”是寻子家长不得已做的事
时事
谁住在中国最热的地方?
新京号
日本收藏中的“中国形象”嬗变:从自我内化到客观观照
新京号
笔与墨:收藏中国及其映照中的另一个美国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大戏看北京4月7-13日文艺资讯丨话剧《林则徐》讲述不朽传奇
娱乐
中国发现全球最古老鸟类,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时事
唐之前丝绸之路上的金银货币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