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金蝶杯·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首次正式派出代表队参赛。除大型赛事的参与外,两岸高校商学院在其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如交换生项目以及日常的访问等形式都加深了两岸学生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双方管理教育的沟通。
记者从金蝶杯·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主办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了解到,此次案例大赛上,台湾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将经济问题结合制度、环境、法律、政策等考虑,对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分析的思路更加开阔。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项目主任毛东辉表示,虽然此次大赛主要是大陆的案例,但台湾学生能通过搜集信息,分析资料,结合相关制度环境、投资政策做深入分析。
此次是台湾学校首次派代表队参加案例大赛。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郭更生表示,参与大陆举行的赛事,对两岸年轻一代的情感建立和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2009年12月5日—12月6日,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也曾受邀参加上海交大举办的华威杯MBA创业计划大赛。
记者了解到,两岸高校商学院的交流日益频繁。清华大学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交换生项目自2008年启动,双方互派学生学习一个学期。“台湾项目本身多元化程度和老师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我们对合作的兴趣在于增加两岸学生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促进年轻一代互相了解和信任。”毛东辉表示。
2007年-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先后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先后启动了交换生项目。EMBA项目与台湾交通大学也建立了常态的交流合作,如两校商学院间的互访、师生交流会、教授间的联合研讨会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部胡老师介绍,光华管理学院与台湾大学管理学院以及台湾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都有MBA学生交换项目,双方院校的老师之间也会开展研究合作。
胡老师表示,教育体制的差别、师资来源的不同,影响到教学模式的风格各异,对MBA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差别引导。交流项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到不同学习环境、人文环境中,促进两岸学术、文化交流。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许海玉
■ 学生对对碰
大陆
台湾学生分析案例思路独到
●郑一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曾两次在大赛中与台湾学生交锋
台湾的学生对案例分析比较独到,思路很开阔,缘于其和国际接轨比较密切。此次参赛的是MBA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整个管理体系没有了解,但对案例分析得比较准,并且有可行性。在案例分析中,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到社会效益。
大陆学生有更多的企业实践经验,我们更希望跳出画外来看画。重新审视企业。找理论和框架,从大的环境看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分析问题时不会直接从企业谈起。
台湾MBA是实战型教育
●于丽江,2009清华大学MBA毕业生,曾赴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做交换生
与大陆的教育更侧重于科研不同,台湾的老师有产业背景,在企业做过很多年,有的是企业高管在兼职授课。因此和企业的联系更紧密,是实战型教育制度,做交换生期间,学校还帮助联系了台湾的一家金融公司实习。我对台湾的企业管理及好的商业理念感兴趣。
交换经历是难得的出去学习,增长见识的机会。和台湾学生交流的感觉是他们更西化。对台湾的印象不仅是校园的感觉,整个社会风气都很新鲜,对我很有冲击。
台湾
对大陆学生的个案分析印象深刻
●翁亹,台湾国立政治大学MBA
这次比赛(金蝶杯·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感觉大陆的MBA学生在表达上十分流畅,也很勇于表达自己的思考逻辑与看法,抓住各种机会展现自己团队的见解。在思维模式方面,因为中国MBA需要先有工作经验才可以就读,因此在看个案的时候切入的角度和我们有所不同。例如我对清华大学在第一轮比赛当中,对个案公司技术上的分析,印象十分深刻。
■ 台校看法
大陆本土特色案例是优势
●郭更生,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两岸MBA教学方式不同,大致来说,台湾较大陆更加强调案例教学,尤其是国立政治大学MBA,我们受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影响较久较深。但是,大陆有许多成功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企业案例,从全球MBA案例教学的观点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大陆现今最突出的优势。
两岸MBA的风格不同,一般来说,大陆MBA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具有强烈的上进心、比较敢于积极争取;台湾MBA较活泼、风趣、富有创意、具国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