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撩裤子看腿毛
新京报
2010-01-05 02:44

 ●不顽的主儿

 在北京长大的青年基本都是从熊进化过来的———小时候冬天穿得太多了。那时候也冷,风嗷嗷的人也冻得嗷嗷的,隆冬季节的标准装束是:上身从里到外为秋衣毛衣棉袄棉猴儿,下身从里到外为秋裤毛裤甚至还有棉裤;脚踩塑料底片儿棉,头戴拉下来能盖住嘴的带檐儿冒险帽———俨然一群球儿状小恐怖分子。

 这么个穿法固然是行动不便的,但也有好处,就是摔大马趴之后不觉得特别疼,唯有顺着惯性滚几圈儿而已。所谓爷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滚蛋。但后来大点儿了,就不约而同地开始精简冬衣:先是棉裤棉猴儿免了,然后是毛裤和薄毛衣外面罩着的那件厚毛衣。精简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上的:第一,进入青春期了,在“盘儿亮条儿顺”的指导思想下不能再以象腿示人;第二,建筑物的保温设施有所改进,烧煤炉子的地方大多改暖气了;第三,所谓与国际同步的意识在作怪———记得那时候类似中学生时事报之类的报纸还专门有文章介绍“美国青少年冬天如何穿衣服”及“欧洲青少年随身带纸巾擤鼻涕”。

 而到近年,精简之风越发歇斯底里了———斗争终于深入到了秋裤的阶段上。所谓秋裤,原来的意思是秋天就得穿上的裤子,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从另一个层面上顾名思义———冬天绝不穿了。甚而有些东三环特堵的那地方的女青年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秋裤是反国际化、反现代化的,是旧习俗的残渣余孽———论据则是外国人均不穿秋裤。这么说话的姐妹们究竟扒过几个外国人的裤子我不知道,但她们确实在身体力行———前两天在国贸那边一伪军风格的“料理”吃饭,还看见几个“黑丝”特窈窕地在街上作意气风发状,同桌一猥琐男赞道:“日本幼齿就这个范儿。”

 而不管再怎么阐释,“不穿秋裤”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动机也不过如下:1显示身体好尤其肾好火力壮———猛男。2显示自己有宁可挨冻也必须展示的条儿———美女。3显示自己有私家车在特暖和的大楼里上班———白领。4显示自己有称得上天然毛裤的腿毛———返祖了。北京的冬天依然冷,这几天下雪则更冷了,这几天仍然能做到不穿秋裤的,恐怕也只有这四种人的极端分子———所谓反秋裤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撩开裤子露出的不是腿,而是一具无比坚强的身体和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但如果自认为不是上述四种人中的一种,该穿上还是穿上吧———尤其这两天。尽管我们还是要向不穿秋裤的致敬,向雪中的丝袜致敬,但没准哪天,真会有一大模穿着秋裤配飞跃球鞋海鸥手表走T台呢。那将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当南锣比涩谷还“潮”的时候。

 □石一枫

相关推荐
万亩梨花全盛中!快来收藏这些出片儿拍照小技巧!
新京号
对话无手女孩许方燕 | 残障女性,能不能更方便地使用卫生巾?
时事
150亿票房背后:一场想象力消费
新京号
这种衣服,姑娘们最好别穿!(不是束腰
新京号
《对工作说不》:工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殖民”
文化
“英国人从不哭泣”?是什么改变了英国人对眼泪的看法
文化
回头见,巴尔加斯·略萨先生丨逝者
文化
一种新型“美丽刑具”,很多女孩都爱咬牙穿
新京号
“倒霉”老头和他的文字世界
时事
徐光耀别传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