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校园“减糖”行动开始了,高糖饮食风险你了解多少?
新京报 编辑 岳清秀 李铮
2019-02-27 10:03
大多数孩子都爱吃糖、爱喝饮料,甚至有些孩子只喝饮料,不喝白开水。殊不知,孩子们正面临着来自高糖饮料、零食等的健康威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后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


常喝含糖饮料伤心脏


这是因为高糖饮料、零食等会对孩子的口腔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年人牙周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此外,过量的含糖饮料还可能会增加孩子患心脏病的风险。


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其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者通过对613名8至15岁的儿童胆固醇水平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而每周少喝了一份(约340克)的含糖饮料,其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就有所上升。


这项研究认为,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处于健康正常范围之内有助于防止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而大部分含糖饮料不仅糖分含量过高,且缺乏营养价值,但它们却取代了其他能提供高品质营养价值的食物和饮料,这对于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极为不利,可能增加肥胖、心脏病等疾病风险。


除了肥胖、心脏病等风险,果糖摄入过多还会让基本不会怎么接触到酒的孩子患上脂肪肝。而孩子们最爱喝的含糖饮料正是果糖摄入的主要来源。意大利耶稣儿童医院高级研究员Valerio Nobili博士和他的同事在《血液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摄入大量果糖,更容易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有的国家对含糖饮料征专项税


原来饮料背后还隐藏着这么多健康威胁,针对含糖饮料对儿童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也早已做出行动:


墨西哥是世界上少数对含糖饮料和高能量低营养产品收专项税的国家,这些含糖饮料不得进入学校销售,同时还要修改营养标签令其中的糖分变得更醒目。


2018年,英国开始鼓励饮料生厂商更改配方减少饮料含糖量。同时以学校为切入口,对中小学健康饮食评分,并禁止垃圾食品做广告。


美国费城、旧金山、伯克利等多个城市和地区也已通过对苏打饮料等其他含糖饮料征收特别税的决议。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希望看到人们在“游离糖”上的消费减少,因为这可以降低肥胖、糖尿病和蛀牙的发生率。同时建议控制儿童肥胖应从减少饮用含糖饮料开始。


家长做榜样,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


虽然我国还未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含糖饮料的广告及对含糖饮料征税等,但作为家长,还是可以先从自己做起,少喝、不喝含糖饮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具体做法,可以听听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杨维中在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上发布的《健康生活行为指导建议——减少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摄入》倡议。


1.倡导儿童每天足量饮用白开水,科学选择无糖(每100 mL饮料中含糖量低于0.5克)、低糖(每100 mL饮料中含糖量低于5克)饮品,减少“添加糖”“隐形糖”的摄入。


2.家长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孩子饮用白开水的习惯;不主动给孩子提供含糖饮料,更不以含糖饮品奖励孩子。


3.校园内不售卖、不提供含糖饮料,不张贴含糖饮料广告,杜绝各种形式的含糖饮料宣传和推销。


4.不在儿童看电视的黄金时段播放含糖饮料、饮品的广告。


5.企业在食品标签中明确标识产品含糖量,积极寻找含糖饮料的替代品,提供更多无糖或低糖饮品。


所以,家长们,还不赶快控制一下孩子们喝含糖饮料的频率?


新京报记者 王鹿 图片 视觉中国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低血糖都是饿出来的?11个你一定不知道的低血糖冷知识
新京号
轻食消费调查①:“喝奶昔能替代吃饭”,代餐产品暗藏健康误区
消费
“10个成人7个胖”,难怪国家要喊你减肥
数据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文)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春节档破纪录背后的“票房密码”;节后上秤如何不焦虑?
时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新京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京号
全文来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第一看点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