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不是只有高血糖才可怕,低血糖的危害也很大
新京报 记者 刘虹麟 编辑 岳清秀
2019-02-13 16:14
高血糖很可怕,对心脑血管、神经、视网膜、肾脏等身体器官伤害很大。那么,血糖低点儿是不是没问题呢?

高血糖是“三高”之一,其危害众所熟知,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的损伤,可能引起心梗、脑梗等很多令老年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因此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一些“糖友”非常注重控制血糖。


相反的是,低血糖却被很多人忽视。


前几天,老王因为低血糖被家人送到医院看急诊。老人的女儿说,这几天家里闹矛盾,老人一赌气不吃饭,家里的降糖药却按时吃了,之后老人出现冒虚汗、腿软等情况,喝了糖水后稍好一些。一测指尖血糖只有2.2mmol/L。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马帅表示,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症状都需要尽快处理,持续低血糖导致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用法不当;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量过少;


3.运动量增加;


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大量饮酒。

马帅介绍,持续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患者脑细胞产生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因此,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低血糖危象均需紧急处理。


制图/新京报记者 李石阳

低血糖放任不管,后果很严重

马帅表示,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的,个体间差异也较大,与低血糖的程度、患者的年龄、血糖下降的速度及持续的时间有关。临床表现多分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脑功能障碍两个阶段。

若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阶段即进入脑功能障碍阶段且很快昏迷者,多为糖尿病患者注入过多的胰岛素所致,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饮食明显减少的时候。低血糖时先发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反应的称之为急性神经性低血糖,主要见于血糖迅速降到域值时。该值在健康人为2.8mmol/L,新生儿为1.70mmol/L,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继发于慢性器质性或代谢疾患的低血糖症状,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称为亚急性或慢性低血糖,表现为以大脑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这类患者的前驱症状不明显。总的来说,低血糖危象临床症状表现在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功能障碍两个阶段:


制图/新京报记者 李石阳


1.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现周身乏力、出冷汗、皮肤苍白、心悸、饥饿感、四肢发凉、手颤动,此时神志尚清,若不能及时补充糖分,则进一步发展为第二阶段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低血糖若未得到及时纠正,可进一步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癫痫样表现。


1)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患者意识模糊,定向力及识别力明显减退,嗜睡、多汗、震颤、神志不清及语言障碍。


2)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强制性抽搐及锥体束征阳性,神志昏迷。


3)大脑、中脑受累:患者肌张力下降,出现癫痫样抽搐。


4)脑干受损:表现为去大脑强直与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及各种反射消失。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也可造成永久的脑功能损害,如:偏瘫、截瘫、失语、共济失调、面神经麻痹、视野缺损等。


同时,马帅提醒,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经常容易误诊,尤其是昏迷、抽搐伴偏瘫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现象,是一种暂时性偏瘫,常伴有意识不清,与中风很相似。家中有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规律监测血糖非常重要。

新京报记者 刘虹麟 制图 李石阳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丨蓝莓“肚脐眼”有霉菌?怎样吃才健康?
时事
春季鼻炎多发,你的孩子是否有“隐形鼻塞”?
文化
春季鼻炎多发,你的孩子是否有“隐形鼻塞”?
文化
警惕 | 这个易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可致残致死!
新京号
“戒酒芯片”,能否为酒精成瘾者“刹车”?
时事
韩国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何变得越来越冷漠?
文化
专访周濂:为什么说当下是一个“狗智”的时代?
新京号
古人说认真,那是真“认真”
文化
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文化
杨文利:八十年代的北大先生们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