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山东淄博的年味:炸年菜分桌饭和五末日
新京报 原作者 张婷
2019-02-03 14:34
​过完初一初二,来到大年初五——这个日子,在家乡的年俗里,被称作“五末日”或者“五马日”。这是整个春节期间一个具有重要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标志着春节最高潮的气氛已经淡去了,大家要在这一天吃水饺,放鞭炮,迎财神,大多数商店也在这一天开始营业。

我的家乡在山东淄博。每到年末,各大乡镇、村庄都会举行春节前最大的一次集市,俗称赶年集。在这次集市上,往往有一年之中最丰富的商品供应,服饰器具,大鱼大肉,蔬菜瓜果,一应俱全。这次大采购之后,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备齐了整个春节期间所需的食材。

接下来,就是盛大的炸年菜环节。有些人家一进入腊月就已经开始炸年菜,大多数人家在春节前七八天开始炸年菜。炸年菜都用面粉跟鸡蛋做包裹,用大量的油将食材炸透。常见的炸年菜食材有藕片、萝卜、茄盒以及刀鱼、排骨、牛肉,年菜炸好以后,大多数人家会用竹垫将年菜摆放整齐,有院子的人家往往放到院中利用冬天的低温做自然“冷藏”。这些炸年菜往往能吃过整个春节还绰绰有余。

淄博常见的炸年菜之一,在藕片里放入肉馅,再用面粉与鸡蛋裹起来,一起煎炸。


除了炸年菜,过年期间必做的菜式自然有水饺。水饺大概是整个北方地区,春节期间共同的饮食。家乡的习俗特别之处,大概是围绕着吃水饺发展出了一套吉祥话语。大年夜的第一顿水饺,会将各种“惊喜”包到饺子馅里。于是,一家人围坐着吃饺子的一大乐趣,是交流自己在饺子馅里吃到了什么东西。吃到花生,就代表一年顺顺遂遂;吃到糖果则是一年都会“有甜头”;吃到硬币则是一整年都“有钱花”……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吃的第一顿水饺则必须是素馅的,象征着一年到头心里能够“素素净净”。后来出国读书,吃到他们的“Fortune Cookie”——在饼干里放入一些幸运纸条,发觉与家乡的习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家乡过年,另一样必做的年菜,是酥锅。这道菜也是我长大离开家乡之后四处寻觅而不得,才发觉这是我们的家乡菜。在菜系营销上,淄博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酥锅也从来没得到什么重视。但吃过各种美食之后,仍然常常让我回味想念的,就是这道酥锅。它的食材杂乱丰富,白菜、藕片、海带、带鱼、五花肉,依次叠放在锅中,炖煮至烂熟,再冷却一夜,即可贮存起来,吃上一整个春节。

如果一个大家庭里人丁兴旺,吃团圆饭时往往难以围坐在一个桌子前。这时候,大家往往就自动分成两桌,按照性别男一桌、女一桌。而男桌往往被叫做主桌,菜式最丰富,酒水最充足。甚至也比女桌更早开饭,因为家里的女性往往在后厨忙碌。这种分桌吃饭的记忆一直延续到了我十多岁,那时候叔叔刚刚结婚,新娘是山东大学读哲学的高材生——这在当年我们的小村庄颇引起了一些轰动,家家户户都知道我的叔叔找了一位城市里的高知女性。春节吃饭时,我的婶子发现团圆饭大家不在一起吃,反而分成男女两桌。而显然男桌才是真正的团圆饭的中心,家中的女性“不上桌”,往往要服务好男桌之后才能开饭。她当即就提出了抗议,半调侃半认真地跟家中长辈争论。具体说了什么已不记得,大致意思就是男女平等,团圆饭要大家一起吃。那番争论之后,我们家里的团圆饭就不再分男桌、女桌,做饭也变成了不分男女,大家一起参与的劳动。

过完初一初二,来到大年初五——这个日子,在家乡的年俗里,被称作“五末日”或者“五马日”。这是整个春节期间一个具有重要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标志着春节最高潮的气氛已经淡去了,大家要在这一天吃水饺,放鞭炮,迎财神,大多数商店也在这一天开始营业。过完“五末日”,大家便逐渐收心,知道这一年的春节狂欢要过去了,要慢慢开始新一年的拼搏了。


作者:张婷

编辑:徐悦东 校对:吴兴发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山东淄博的年味:炸年菜分桌饭和五末日
相关专题

大年初一,各地年俗大PK

寻找年味

相关推荐
专为中国年轻人设计的果立方,正在征服韩国打工人
企业资讯
舌尖上的交融:东鸣西应的汉唐时期饮食文化
新京号
舌尖上的交融:东鸣西应的汉唐时期饮食文化
新京号
“五一”餐饮关键词:“夜经济”“露台经济”接踵登场、持续升温
消费
高考第一天,北大祝福你!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端午“六一”假期攻略来了;高考“AI监考官”如何“断案”?
时事
境外活动丨古巴×墨西哥,环加勒比海,探玛雅文化!
新京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油泼面:西安美食的岁月山河
文化
首版江苏省米其林指南颁出5颗新星 南京、苏州、扬州成为米其林指南最新成员
企业资讯
宁波:海波鱼跃处鲜味尽尝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