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进一步挖掘人口红利,应对老龄化时代
新京报 编辑 陈莉
2019-01-22 21:49
如今,中国想留住人口红利,进一步挖掘、获得人口红利,就要进一步认识人口红利。把认识从“人原来能养活自己”提升到“人为什么能养活自己”,“如何养活了自己”。这是进一步挖掘人口红利的思想前提。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中国内地(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总人口达139538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53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同比2017年下滑1.51‰。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


2018年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第三年,但全年出生人口数较2017年直降200万。


原因在于一方面,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也逐渐步入老年,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至少还要持续十几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另一方面,生育意愿下降,年轻人出生得少,所以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快速的老龄化阶段。面对这个局面,很多人都担心,中国即将失去人口红利。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口红利仍十分明显。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8年中国人口保持正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而且劳动年龄人口仍有约9亿人,中国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中国发掘人口红利的潜力仍然很大。


需要指出的是,人口红利,是有其前提的。某种角度看,如今中国焦虑于人口红利不再,正是因为当年动辄“多少人要养活,国家承担不了”的说法,把人口视为累赘,造成中国人口形势出现一个快速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缔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人口红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成为共识。人民群众享受经济自由的成果,实现了养活自己不再完全依赖国家。


所以,某种程度上,中国获得人口红利,是因为认识从“人要靠国家养活,变为了人可以养活自己”。如今,中国想留住人口红利,进一步挖掘、获得人口红利,就要进一步认识人口红利。把认识从“人原来能养活自己”提升到“人为什么能养活自己”,“如何养活了自己”。这是进一步挖掘人口红利的思想前提。


人口红利,首先是因为经济自由。从承包到个体,到私营企业,经济自由释放了人口红利。如今,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自由变得更加复杂。从营商环境,私营企业家的信心,人们对未来政策的稳定预期,都是如今的经济自由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今,对进一步的人口红利来说,迁徙自由仅仅是为打工服务,是完全不够的了。迁徙自由应该从到城市打工,变为到城市生活,需要为城镇化服务。所以,城镇化蕴含大量劳动力人口增长潜力,是进一步扩大人的劳动年龄、发挥人的劳动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当然是人口红利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基础教育较好,有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工人。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有劳动技能的人,可以工作得久,基于他们的高收入,他们也愿意工作得更久。随着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提升,中国的红利也会被进一步挖掘。


我们都知道,日韩的老龄化问题很严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日韩较高的城镇化,老龄化问题暴露于城市中,得到更大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在城市中老人的实际工作年龄得到了延长。


可见,在现有的技术水平、经济水平之下,城镇化蕴含大量劳动力人口增长潜力,劳动时间也有延长的空间,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出更多的人口红利,应对老龄化时代。在过去,人口红利更多表现为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主要体现在“量”上,未来则更应体现在“质”的提高上,转化为“质”的优势。


□刘远举(财经评论人)编辑 陈莉 校对 李立军


相关推荐
“熠・京秋” 第四届北京老年教育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正式启动 跨界联动赋能银龄教育品牌升级
企业资讯
北京老干部大学举办教学研讨班
新京号
问答“6个认识偏差”⑥房地产市场处于筑底调整阶段,采取再多措施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新京号
石破茂辞职后,日本再陷换相困局
国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第一看点
人民日报 | 林毅夫: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
新京号
影苑沙龙|2025年电影暑期档研讨会顺利召开
新京号
城市级智慧养老平台落地,东软睿新集团教医养康旅战略再下一城
企业资讯
关于表彰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北京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新京号
会客厅|如何打造“高性价比”?“好房子”的N种答案
房产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