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019年值得期待的书:作家与思想家系列
新京报 记者 杨司奇
2019-01-18 12:01
2019上半年,有哪些好书值得我们期待呢?本期推出作家和思想家系列。

经历了过去一年“忙忙碌碌”/“浑浑噩噩”的日子后,又到了“展望”/“忧虑”新一年的时刻了(emmm,其实2019年的第一个月已经过了一半多了)。你有没有对2018年进行总结呢?制定2019年的读书计划了吗?今年打算多读几本书呢?不管怎样,路还是要走的,书也是要读的。


前不久,在2018年度致敬礼上,我们致敬了所有“地铁上的读书人”,虽然获奖者们几乎都是素未谋面、不知名姓的爱书人,但书评君相信,里面一定有书评君的读者们。


在熙来攘往、拥挤不堪的地铁上读书,或许是最没有仪式感的阅读方式,但它同时也是如同柴米油盐一样的生活本身,致敬它,也便是致敬生活。新的一年里,希望有更多的好书值得让我们带到地铁里读,放在书桌上读,站着读,坐着读,忙碌时读,闲暇时读,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那么,2019上半年有哪些好书值得我们期待呢?


(所选值得期待的好书,书评君仅从选题、原著作者等角度考虑,不代表出版方最终出书质量~)


作家系列:重新发现他们


2019年,除了经典作家作品的再版外,许多出版社和出版公司都制定了引介国外“新”作家的计划。在这些人中,有那些早已成名但并不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作家,比如美国波兰裔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楚尘文化推出),巴拉圭作家A.R.巴斯托斯(雅众文化推出),德国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推出),当然,也有许多“横空出世”的新锐作者,比如爱尔兰女作家、科斯塔图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莎莉·鲁尼(上海译文推出)


1

塞萨尔·艾拉


今年,楚尘文化将引介阿根廷作家、翻译家塞萨尔·艾拉(César Aira)。尽管艾拉的公众识别度有限,但他被认为是阿根廷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而且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据说,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斯特曾大胆预言,艾拉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根廷人。艾拉其实在欧美影响很大,受到作家略萨、波拉尼奥和帕蒂·史密斯等人的推崇。


艾拉著述很丰富,也很勤奋。大约从1993年开始,他便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进入到了疯狂的创作期,平均每年出版两到四本中篇小说,至今已出版80多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论文集,在阿根廷等西语国家出版,并被广泛译介到其他国家。艾拉不仅是一位作家,还在大学执教,教授兰波、马拉美、结构主义等课程,同时翻译、编辑多种书籍。2019年春天,艾拉的作品会陆续和读者们见面,比如《野兔》(The Hare)《晚餐》(Dinner)《弹子游戏》(Marmol)《女俘艾玛》(Ema, The Captive)《小和尚》(The Little Buddhist Monk)《女裁缝与风》(The Seamstress And The Wind)等。


2

丹尼洛·契斯


2019年,三辉将会推出丹尼洛·契斯(Danilo Kiš,1935-1989)的作品。契斯是20世纪南斯拉夫最重要的作家,受到国际瞩目,但他的作品在本国出版时却常引起奇特的骚动:《达维多维奇之墓》曾被诬蔑抄袭索尔仁尼琴、乔伊斯、曼德尔施塔姆、博尔赫斯、梅德韦杰夫兄弟等作家。对此,诗人布罗茨基评论说:


“一位作者若能在一本135页的小说里模仿这么多位风格迥异的作者,那么怎样赞美他都不为过。”


而这一年,将陆续出版的作品还有《红木柄小刀》(《达维多维奇之墓》新版)《国王与傻瓜之书》(《死亡百科全书》新版)《栗树街的回忆》《人的诗学》等。《红木柄小刀》收录了七篇黑暗故事,讲述了深陷在意识形态统治世界中的人们的生与死,亦是对二十世纪上半叶东欧政治、社会自我毁灭主题的多重变奏,是为隐秘的受害者们建立的纪念碑。《国王与傻瓜之书》则是对该主题的延续和扩展,将历史的受害者、无名者与消逝的过去记录在案。《人的诗学》是契斯的随笔、访谈结集,由苏珊·桑塔格编选,并特别编入了契斯两篇未经发表的访谈,以及他为一本小杂志写的个人简历。同奥威尔一样,作为小说家的契斯集中书写的是机械化、极权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他用文学回应了时代,展现了一个作家对人性的关怀。

 

《丹尼洛·契斯传》(作者:[英] 马克·汤普森;出品方:三辉)。


与契斯的作品配套的还有一部传记。作者马克·汤普森花了20年时间深入阅读契斯的全部作品,走访契斯的亲人、朋友,对契斯的一生有完整的了解,也对契斯的祖国南斯拉夫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感受。这些都有助于还原一个真实、细腻、丰富的契斯形象。此外,《丹尼洛·契斯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契斯去世后不久,引发“二战”之后欧洲最严重动乱的一连串破坏性的政治决策。


3

《尤利西斯》初版封面


今年译文社也将推出刘象愚先生翻译的《尤利西斯》。这是继萧乾、文洁若和金隄之后《尤利西斯》的第三个全译本。刘象愚先生花费超过二十年时间潜心翻译,数易其稿,终成完稿。除译本外,译文版的《尤利西斯》将附有刘象愚先生超过20万字翻译札记《<尤利西斯>的翻译》,从翻译理论到具体的翻译技巧,全面讨论像《尤利西斯》这样“天书”一样的现代派经典究竟应该如何翻译。该书还配有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为小说专门绘制的二十多幅插画作品,极具张力和收藏价值。


4


2019年,有三位女性作家尤其值得关注,分别是英国巴基斯坦裔作家卡米拉·夏姆斯(Kamila Shamsie)、土耳其作家艾丽芙·沙法克(Elif Shafak)和美国作家艾莉夫·巴图曼(Elif Batuman)。她们将陆续由中信·大方引介到中国。


卡米拉·夏姆斯


卡米拉·夏姆斯(Kamila Shamsie)是英国巴基斯坦裔作家,也是被认为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珍妮特·温特森齐名的作家。《午夜之子》作者萨尔曼·鲁西迪曾评价她“很懂得世界上许多悲剧与历史是如何由来的,懂得人如何才能不让自己被命运压垮,即使在最凶狠无情的时代里也能发现人性的闪光。”她的《战火家园》入围了2017年布克奖长名单,并获2018年女性文学奖(橘子小说奖),预计2019年4月推出,另一部作品《烈日灼痕》预计9月推出。

 

艾丽芙·沙法克

   

艾丽芙·沙法克(Elif Shafak)是土耳其当下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也是当代土耳其文坛最鲜明的声音。沙法克的创作风格继承了口述故事传统,颇有些东方说书人的神秘色彩。今年是中文世界对沙法克作品的首次系列性引进,中信将会陆续推出她的作品《爱的哲学课》《建筑师的学徒》《名誉》《目光》等。


艾莉夫·巴图曼

 

艾莉夫·巴图曼(Elif Batuman)是一位哲理型的写作者。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哈佛大学毕业,也是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虽专精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并以此题材大受《纽约客》与《哈珀》等杂志读者的欢迎,但她其实生于和俄罗斯并不交好的土耳其家庭。今年将会陆续推出她的两部小说《谁杀死了托尔斯泰》和《白痴》。《白痴》描绘了美国青年精神世界的迷惘与理想,与全球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形成了某种共振,评论称其犹如伊夫林·沃的《旧地重游》般令人迷醉,此书还入选了2018年普利策奖的最终决选名单。


思想者系列:抵抗惊险的坠落


2019年,许多重要思想家的作品及传记将会和喜好沉思的读者们见面。比如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将会出版萧沆(齐奥朗)《生存的诱惑》、齐泽克《绝对的反冲》、让-吕克•马里翁《上帝无需存在》等思想家的最新译作,以及《克尔凯郭尔传》《约翰•洛克传》等哲学家的传记等都是值得期待的作品。


1

在这里面,法国思想家巴塔耶尤其值得关注,今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工作室和“拜德雅”都在推出他的作品。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巴塔耶作品系列”

《被诅咒的部分》《色情》(出版方: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乔治·巴塔耶被称为鬼才哲学家,他的思想庞杂,涉及哲学、伦理学、神学、文学等一切领域禁区,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是法国当代思想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被誉为“后现代思想策源地之一”。在《被诅咒的部分》这本书中,巴塔耶就人和世界的观念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他提出的“普遍经济学”为传统经济观带来了哥白尼式的转变。而在《色情》里我们将看到,在巴塔耶笔下,人类是如何僭越其先天存在的局限与后天的人为禁忌,不断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追求极致经验的。


拜德雅“巴塔耶文集”

《天空之蓝》《艺术的诞生》《不可能》(出版方:拜德雅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天空之蓝》被认为“也许是巴塔耶唯一真正的小说”。大约在1926年写下“第一部分”初稿,直到1935年,巴塔耶才终于完成这部反时代潮流的私密作品,彼时,欧洲正疯狂滑向法西斯主义的深渊,但它尘封22年才得以出版。经由这部20世纪的情爱经典,我们可以踏上战前法国知识分子心灵的黑暗之旅。巴塔耶曾有过如此自述:“我想用沉重而笨拙的文字表达自我……《天空之蓝》当中那些恐怖而变态的失常之事,都源自一种一直折磨着我的痛苦。”在《艺术的诞生》和《不可能》中,巴塔耶设置了更为严酷的阅读考验,我们须得全情投入才能抵抗住思想一次又一次的惊险坠落。


2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今年三联也将推出德国优秀传记作家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的三部经典著作《恶,或自由的戏剧》《尼采思想传记》《歌德:生命的杰作》。这位多次获奖的哲学家和作家的作品文字优美、才华横溢,尤其善将史料、观点融入通俗的讲述,既具有哲学的省思,又具有文学的旨味。

 

在《恶,或自由的戏剧》中,萨弗兰斯基把“恶”描写成人类自由的一种可能。人类的自由可能带来“恶”,这不仅暗示一种社会风险,也提示每个个体就是一种风险。他邀请读者经历一次深入黑暗核心的思想探险:从伟大的神话——原罪,该隐和亚伯、约伯、普罗米修斯的原罪开始,然后是柏拉图和奥古斯丁征服恶的尝试,到霍布斯、格伦的限制策略,再到启蒙运动改善人类的规划、诺斯替派的抉择,接着作者展示了萨德、波德莱尔或约瑟夫·康拉德等人物笔下的恶,梳理了尼采的虚无主义,最后回顾了以希特勒为代表的20世纪的疯狂。


全集系列:还有一堆大部头


真正认识一位作家、一位学者,除了作品之外,还需要去阅读其他资料,比如传记。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的《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传》《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的《威廉·布莱克传:来自天堂的异乡人》等等都是今年值得期待的传记作品。除了传记,还有更大部头的全集,但恐怕我们没有多少人读完过几部,即使如此,全集的出版依然有其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完整地贴近一个人及其所在的时代,也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度与广度。2019年,有许多全集面世,尤其值得期待的是《汪曾祺全集》和《周作人译文全集》。


1

《周作人译文全集》(全20卷)。编者:止庵;出版方:文景。


这套书汇编了目前所见周作人所有的翻译作品,包括外文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并首次独家补入周作人中译日部分,包括鲁迅、冰心、成仿吾等人的中文作品。全书二十卷,总计8000余页,不仅增补绝版译文多篇,亦收录有未曾发表的译文手稿。无论是对于喜欢周作人的读者还是对于喜欢鲁迅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次惊喜。


2

《汪曾祺全集》(全12卷)。编者:季红真、刘伟等;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套打磨了八年的书,2019年终于出版了。《汪曾祺全集》收入了迄今发现的汪曾祺的全部作品,还收入了书信、书画题跋等日常文书,许多文章、书信都是首次发表;同时,《汪曾祺全集》讲究底本、校勘,每篇作品都有题注,这是非常合规矩又相当不容易做到的事。文学评论家孙郁对此书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鲁迅之后,一个作家的作品可以反复阅读的并不多,有的作家只有一部两部或者一篇两篇能反复读,但是汪先生几乎所有文字都可以反复阅读,所以我个人心目当中觉得《鲁迅全集》之后最有分量的是《汪曾祺全集》。”


本文图书版本信息由出版方(出版社/出版品牌)提供。

作者:新京报记者 杨司奇;

编辑:西西 风小杨;

校对:翟永军 薛京宁。

相关专题

2019年,有哪些新书值得我们期待?

相关推荐
《维吉尔之死》:与整个宇宙存在合一
文化
《荒野之境》:重新发现生命与自然的联系
文化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张秋子、刘勃、杨全强:阅读詹姆斯·伍德,把文学还给生活
文化
2024,他们离我们远去
文化
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人文历史
文化
从古到今,人类是如何获取、保存和传递知识的?
文化
友谊的形式,写信的艺术丨读金晓宇译《本雅明书信集》
文化
大戏看北京12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胡廷江作品音乐会将启
娱乐
江南秋如画,书声满锡城 | 无锡读书市集,本周开市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