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贺建奎做法可能造成的后果担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8-11-30 09: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公开信

近日来,媒体报道的关于贺建奎副教授“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婴儿”的工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忧虑。如果该情况被核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其做法给人类可能造成的后果表示极度担忧,对其严重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科学伦理的不负责任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我们一贯主张,与基因编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严格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必须接受科学伦理的监管和约束;反对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在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违反科学伦理规范的情况下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操作及临床应用。


科学伦理永远是科学研究不容触碰和挑战的底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伦理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我们要以对人类和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践行科学研究中的伦理规范。


为此,我们呼吁:广大科研人员在各类科研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科学伦理相关法律法规,弘扬科学精神,规范科研行为,在项目立项、评审和实施等过程中严格恪守伦理原则,开展负责任的研究活动;各科研机构要切实履行科学伦理的宣传、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提高科研人员在科学伦理、科技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一旦发现有违科学伦理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有效阻止,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8年11月29日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原标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公开信
相关推荐
高空作业安全指南:守护生命,从“高”处着手!
新京号
朝鲜谴责美日韩空中联合演习 强调实施反制是朝方正当权利
第一看点
中方谴责以色列侵犯伊朗 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一切军事冒险行动
第一看点
后院起火 特朗普支持者中“反战”呼声走高
第一看点
ChatGPT拒绝被关闭:不必恐惧但也别轻易无视|新京报快评
观点
5月谣言榜丨辐照食品不能吃?多吃蓝莓能让人变白?谣言
消费
导盲犬不能进博物馆,盲人权益何以保障?| 新京报快评
观点
美国将举办运动会鼓励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国际奥委会等发声反对
第一看点
进入蛇类活动活跃期!被蛇咬伤怎么办?
新京号
航空安全数据透视:事故率降至百万分之一,为何悲剧仍在发生?
数据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