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要求聂案推动者郑成月“完美无缺”,这很不公平
新京报 编辑 王言虎
2018-11-12 18:09
一些论者要求一个“举报者”、一个坚守真相的人必然完美无缺,没有借过小贷,没有打过官司,没有在赋闲期间开过公司,否则就是有“不正当利益”。这是诛心论。

2005年1月25日,郑成月给王书金做思想工作。这组录像是王书金落网后最初的影像资料。图片来自新京报


聂树斌案的平反推动者、原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郑成月的遭遇牵动人心。


2005年,郑成月在侦办案件时,意外发现王书金案与石家庄奸杀案“联系”,随后发现聂树斌案出现“一案两凶”,当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此事无果后,郑成月向媒体披露了案情疑点。


随后,聂树斌案得以正式进入公众视线。然而,这位推动聂案平反“功臣”却是晚景凄凉:2009年,在他49岁的时候,提前离岗,不再担任县公安局副局长,从此郑成月成为一个“闲人”。


2015年其妻子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30万元用于治病,由于未能按时还款,并在2016年冻结他全部工资至今。如今身患尿毒症等9种病的他,在病床上饱受煎熬。


郑成月的遭遇很快引发了舆情,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为其捐款,无非信着那句话“为众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然而,在这时,网络又传播出另外两种声音,这足以摧毁郑成月的名誉:


唱反调者有二种:一者,指责郑成月本身有问题,“不干净”。有人称:郑成月曾经住过北京的高干病房,暗示他多么“背景深厚”。但据后续媒体报道,当时有一家电视台总编辑安排郑成月在309医院接受了一场手术。


12月2日下午6点,郑成月在北京西站接受记者专访。图片来自新京报。


这几天也有自媒体传播所谓“郑成月欠女警田兰一条命”。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郑成月对此的解释是:“我办过一个案子,有个女警察(后来已去世)诈骗判了刑,这个人诬告我,说我接受贿赂。后来有省领导签字,以此为由头,由省纪委牵头,几个部门联合对我进行调查。但查过一次没问题,又查了一遍,后来没有下文。”


第二种是直接否定对聂树斌案的翻案,他们认为既然法院没有认定所谓“真凶”王书金就是石家庄奸杀案的凶手,那么就不能说是聂树斌是无辜的,从而在根本上否定郑成月。


事实上,自从念斌案等多起冤案平反之后,就有一种极端论调出现,其宣称:翻案只是适用于无罪推定原则,不代表被平反者就不是凶手。


但这带着有罪推定口吻的说法,正在为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为设置障碍。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聂树斌案的无罪判决书当中,并没有处分王书金案,当然不会认定王书金是那起奸杀案的凶手,这不能反过来说,已经被宣判无罪的聂树斌还是“戴罪之身”。


事实是,聂树斌案得以曝光,正是源于郑成月在抓捕王书金之后种种坚持,种种顶住压力。他有一万个理由不去招惹这个麻烦,不去给同事造成压力,但是他做到了,这就是他难能可贵之处。


同样是平反特大冤案的体制内的推动者,浙江叔侄冤案的推动者检察官张飚,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等荣誉称号,而郑成月却似乎被遗忘了;被免去公安局副局长的职务,至今也没有个明确说法,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其命运之无常。更让人寒心的是,在事件被曝光之后,一些人对对郑成月的各种挑剔和道德绑架。


如何评价郑成月在平反聂树斌冤假错案当中的贡献,当凭着良心、遵循法治,郑成月愿意站出来挑明“一案两凶”难能可贵,聂树斌被平反了就不能再被戴“嫌犯”的帽子。


目前一些论者要求一个“举报者”、一个坚守真相的人必然完美无缺,没有借过小贷,没有打过官司,没有在赋闲期间开过公司,否则就是有“不正当利益”,否则是属于既得利益阶层,就不能对明摆着一案两凶的案件提出质疑,这是诛心论。这样的道德绑架,对郑成月来说很不公平。


□沈彬(媒体人)


编辑 新吾 校对 陆爱英


相关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担当有为,心怀家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二
时事
你见过不圆的井盖吗?
新京号
参加气候变化会议,她穿着一件有20年历史的红衬衫
国际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等领导同志分别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分组审议
第一看点
科技与长寿的碰撞:保健品或将迎来新机遇? | 新京智库
智库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
新京号
挑花眼?北大新学期开设通识核心课推荐
新京号
经济学家谈2024中国经济热词
新京号
烟台民营企业家为啥看重这个“二维码”?
新京号
热门评论
你微笑--世界也就微笑
7天前
触动了一些利益群体,人家视他为眼中钉,有打击报复的可能,网络攻击也包含在内。
7天前
好人难做,伸张正义的人现在是,流血有流泪。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