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去世
新京报 原作者 沈河西
2018-10-29 10:23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于29日凌晨在家中去世,红学泰斗冯其庸曾如此评价李希凡:“用唯物主义的研究取代唯心主义的研究,这是方法论的变革。应该说,《红楼梦》研究成为新的面貌,就是从李希凡他们的文章开始的。”

据李希凡女儿透露,著名红学家李希凡于29日凌晨1点52分在家中去世,享年91岁。李希凡于1927年12月11日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4年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历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评论组长、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1954年,李希凡与蓝翎合作撰写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引起红学研究界关注,此后他一直坚持自己在50年代提出的学术观点,即《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伟大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作品, 而绝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色空”这类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红楼梦》的“基本观念”,《红楼梦》不是“自然主义”的作品,《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的自传;《红楼梦》对封建阶级的腐朽生活以及伦理道德的暴露和批判确实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它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特别是贾宝玉的形象与精神风貌,不只具有叛逆性的倾向,还显示了富于人性觉醒的新内涵;也不否认《红楼梦》中渗透在艺术形象里的一些观念和情绪也的确渲染着一定的虚无宿命色彩。这些都曾在红学批评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并引发了红学方法论的变革。


左起:蓝翎、李希凡、冯其庸、周汝昌、俞平伯、吴世昌、吴恩裕。


另一位红学泰斗冯其庸曾评价李希凡:“用唯物主义的研究取代唯心主义的研究,这是方法论的变革。应该说,《红楼梦》研究成为新的面貌,就是从李希凡他们的文章开始的。”


李希凡的主要红学著作有:《红楼梦评论集》、《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说“情”——红楼梦意境探微》、《红楼梦艺术世界》、《传神文笔足千秋》、《沉沙集:李希凡论红楼梦及中国古典小说》等。此外,他还与冯其庸一起主编了《红楼梦学刊》、《红楼梦大辞典》等。2014年,《李希凡文集》(六卷)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来源: 新京报
相关推荐
荷兰:荷浦珠还,迢迢万里的东方旧忆
新京号
86岁钱理群谈生死:尊严地老去比多活一天更重要
新京号
三月影讯推荐 | 多部国内外影片上映!
新京号
150年前的她:不结婚、环游世界、画出达尔文都赞叹的植物画
新京号
帝国间的世界:古代中东的艺术与身份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乐与戏剧的碰撞
娱乐
李健鸣逝世一周年|陈希米追忆挚友:永远的深情才是我们的底气
娱乐
春日大社:自然、家族和神佛
新京号
唐之前丝绸之路上的金银货币
新京号
人民日报海外版 | 郝平:“中美建交是最明智的决定”——关于美国前总统卡特北大演讲的回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