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华南理工调整奖学金政策,承诺不能“说变就变”|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5-07-17 18:35
无论奖助学金如何调整,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不能只看政策导向,无视学生感受。

▲华南理工大学资料图。图/微信公众号“华南理工大学”


拿到奖学金是每个学生都很期待的事情。但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调整方案,却让部分2025级研究生新生感到失望。


该校多名即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向记者表示,招生宣传时学校工作人员和手册中明确,每学年发放1.8万元或1.54万元硕士生助研岗位奖学金,如今又改成分级发放,他们希望学校兑现招生承诺。


据了解,该校于2020年9月发布的《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的专业,由学校和导师〔院(系)〕合计发放18000元/年・人;学费标准超过8000元/年的专业,由学校发放15400元/年・人(导师〔院(系)〕发放部分由院(系)自定)。原办法未设置等级划分,明确为符合条件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提供“全覆盖”资助。


但该校在内网最新发布的《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实施办法(2025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办法》”)称,整合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设置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按照三级标准发放。办法适用于2025级及以后入学的硕士研究生。


具体看,新《办法》将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设特等、一等、二等共三个等级。特等2万元,获奖比例不低于12%;一等1.2万元,获奖比例不低于40%;二等1万元,获奖比例不低于48%。相比原来“全覆盖”所体现的平等,现在的“分级+比例”发放方式,尽管依然是“全覆盖”,但金额的不同,却让不少学生认为学校“违背了承诺”。


学校调整助学金、奖学金发放办法,目的应该是激励研究生在学业科研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新《办法》显示,学校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资源运行机制,优化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体系,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确实,当下有个别研究生入学之后甘作“南郭先生”,在校混日子、混文凭。“全覆盖”的奖学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些选择“混”的研究生减少了“后顾之忧”。学校调整后的奖学金拉大了等级落差,择优重奖,这样的激励机制,无疑是对这些研究生的一次鞭策。但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奖学金调整方案却表现出“朝令夕改”的特征,奖金数量、层级发生了改变,这有违当初的承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诚信是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致力于做诚信的表率。华南理工大学在未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单方面放弃之前的承诺,虽然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但是对学校形象而言得不偿失,因为诚信重于金。


同时,还要看到这个突如其来的调整,也打乱了一些学生的计划,让他们可能陷入忙乱之中。有学生明确表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正是基于学校承诺的奖助学金政策,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当初学校以“兜底”政策坚定了学生的决心,而现在“釜底抽薪”,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


奖助学金确实可以作为高校的一个“政策工具”,用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但是,无论如何调整,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不能只看政策导向,无视学生感受。当初给学生的“定心丸”,更不能变成现在的“糊涂账”。


如果华南理工大学认为,确有必要调整奖学金发放方案,也不妨对研究生新生暂缓执行。把新方案明确写在招生宣传手册和录取通知书上,避免再生误解。


撰稿 / 原森(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相关推荐
一波三折!嘉必优高溢价收购欧易生物 方案两度修改难掩商誉隐忧
财经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好于预期、“稳”字当前
时事
从煎饼改良到服务奥运,眉州东坡的“不止一面”
财经
特朗普和美国顶尖大学的“战争”
国际
对话赵忠秀:美国孤立不了中国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跨境电商“突围”战:关税风暴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科技
对话姚洋:不理会特朗普“闹腾”,加大开放促改革|新京报专栏
观点
升级停滞、免费变收费,谁来管管智能网联汽车的OTA?
汽车
酒店不能免费退订?三亚出新规,7天和15天无理由退款仍引争议
财经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激烈争吵,或影响俄乌停火谈判走向
国际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