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天,芜湖人都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大江资讯
2024-05-12 08:57
进入大江资讯阅读更多内容

“妈,我衣服呢?”

 

“妈,我饿了。”

 

“妈,你别管我!”

 

“爸,我妈呢?”

 

开始,我们依赖她、质疑她,

 

后来,我们理解她、成为她,

 

今天是5月12日,母亲节。

 

一起说说我们的妈妈。

 

妈妈是什么样的

 

 

妈妈是什么样子?她喜欢什么?有什么样的祝福送给她?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母亲对于每个人的含义,也各不相同,记者采访了3至60岁的市民,或许就是曾经、现在和未来的你,他们眼中妈妈是这样的:

 

小十二 3岁 幼儿园

 

妈妈是最好的朋友,妈妈喜欢吃鸡腿,喜欢的颜色是绿色,最喜欢妈妈陪我搭积木,妈妈很漂亮,长头发,在开车的时候会戴眼镜。

 

王浩宇 15岁 初中

 

我妈喜欢追剧,平时还挺温柔的,最讨厌我打游戏,一看我打游戏就吼我,对我有爱。

 

何素雅 28岁 初为人母

 

我的妈妈是个细心但不善言辞的人,她会准备我需要的一切,那些顺手就能拿到的东西,其实是妈妈特意准备的,比如下雨天鞋柜上的雨伞,装满温水的保温杯……

 

今年,我也初为人母,原来当妈妈很累,但是也很治愈,明明没照顾好,但宝宝依然会张开双手带着笑脸让你抱抱,这时候就会想,没关系的,妈妈其实也需要成长。

 

王霞 60岁 退休

 

妈妈拉扯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很不容易,虽然妈妈不在了,但还是庆幸她陪我走过60年的日子,妈妈勤劳、简朴,妈妈喜欢什么不好说,但我知道妈妈一定不喜欢萝卜,因为从前吃怕了。

 

母亲,或许就是这样,她的爱,如温暖的阳光,如微雨清风,源源不断,平凡且普通,深入生活的细枝末节。

 

80/90后的母亲总有一些不一样

 

 

近来社交平台上关于“母亲节”的话题不断更新,更多网友欢乐吐槽。随着80、90后成为母亲身份,这届新生代妈妈们育儿方式如今有了不同,她们和孩子打成一片,似乎多了一份松弛感。

 

以  前

 

妈不爱吃你吃(舍不得吃)

 

现  在

 

妈不爱吃你吃(真不爱吃)

 

以  前

 

给你做饭也不好好吃天天点外卖

 

现  在

 

妈想吃火锅,一起?

 

以  前

 

吃饭就吃饭,边看电视边吃饭消化不好

 

现  在

 

等会儿啊,妈得找个下饭剧

 

以  前

 

宝宝别哭了,妈妈吹吹

 

现  在

 

(拍照)家人们快来看我娃

 

……

 

虽然多了很多松弛感,但是那份母爱并未减少半分,毕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更有网友甚至自我调侃出一系列“妈系成语”。

 

妈到成功

 

原词:马到成功

 

新词义:孩子有东西找不到、有事懒得自己做,只需要大喊一声:妈!妈妈就会马上现身,解决一切的难题。

 

妈不停蹄

 

原词:马不停蹄

 

新词义:形容妈妈的日程连轴转,做饭、送娃去学校、上班、辅导作业、洗澡、哄睡……一刻也不得闲,妈妈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心乱如妈

 

原词:心乱如麻

 

新词义:当妈之前,每天只需要想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当了妈之后,今天宝宝又没拉粑粑怎么办?宝宝挑食会不会长不高啊?要不要上兴趣班?

 

汗妈功劳

 

原词:汗马功劳

 

新词义: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付出相对较多,当妈妈,是一种伟大的选择。宝宝的健康成长,就是最好的回报。

 

爱在心里,但每天都可以对妈妈表达爱意

 

笑归笑闹归闹,吐槽归吐槽,并不耽误依然爱妈妈。因为很喜欢并且依赖妈妈,很多人自称“妈宝”,形容在妈妈面前,自己始终是个宝宝。一起来看看“宝宝们”想对妈妈说的话。

 

 

以上,不是妈妈的全部形象;

 

也不是能给妈妈的所有祝福;

 

更不是定义妈妈的唯一标准。

 

评论区对你开放,

 

大胆地表达吧,

 

爱她,不只在今天!

 

▍记者:骆新星

 

▍编辑:陈轶敏

来源:大江资讯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首例!新政落地芜湖
新京号
芜湖,“幸福之城”具象化了!
新京号
芜湖神山公园郁金香,最美哪一株?
新京号
太田苍生、基普乔格、贝克勒们都遭遇过的退赛,也是马拉松的一部分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清明假期超六百万人次逛北京公园;网络祭祀乱象当休
时事
“就这?这场风根本没有预料中大啊!”或许你还忽略了一些事
新京号
必须以新的历史眼光审视芜湖!
新京号
当基因成为诅咒,她为上千个亨廷顿舞蹈症家庭种下“风信子”
时事
气象预警专家杨继国:预警信息要让公众收得到、看得懂、会应用
时事
《如何成为一只猫》:禅修猫和我们的躁郁狂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