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启明 梁子 Andreas
摄影/梁子 Alasdair Jardine
树屋是人类居所的起源,上古时期,有巢氏教人“结巢而居”,是人类最初用以抵挡风雨、防止野兽侵袭的“房屋”。其建造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在坚固的大树主干分叉上盖木屋,室内点缀饰物,楼梯绕树而上;另一种则直接把大树挖空,内部保持挖空时的样子(现代树屋基本放弃此方法)。
多年来,一直喜欢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尤其那篇《树上的男爵》。主人公柯西莫从少年时代起就居住在树上,在那里他建造了自己秘密的宫殿。其实,在许多故事中都能找到树屋的踪迹。《人猿泰山》里手搭的小板房;马克·吐温笔下孩子们秘密的联络处;《阿凡达》中那棵神秘圣树上的土著人;还有《指环王》中精灵族的萝林王国——掩映在巨树枝叶间古老而宏大的建筑,那种神秘的和谐让人叹为观止。
生活在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热带雨林里的科罗瓦伊人把房子搭建在树木上。
现实世界中,美国不仅有一个树屋爱好者协会,还有一个树屋学院;欧美有不少公司都开始承建树屋项目,无论结实的榉树、橡树,还是普通的梨树和苹果树,甚至圣诞树上都可以建造树屋。不仅孩子们把它当作乐园,许多成年人也对树屋情有独钟。追求自由惬意的感觉,延续童年的美梦——住在树上,伸出手更容易碰到星星。
肩负着绿色使命的树屋,造型往往出奇地惊人,但它并非为了满足现代人类猎奇的心态而建,树屋的设计和建造总是尽量迎合周边的自然和生态为先;树屋设计师们在保护环境生态上煞费苦心,小心翼翼地生怕触动大自然脆弱的神经。
住在树上的人拥有一个天空般辽远的王国,低头是绿色的国土,仰首是绿色的苍穹。
英国建筑设计师Sybarite设计的一款树屋是一种全新可持续性设计方案。树屋采用可起伏的动力学隔板材料,能利用风力发电。这种树屋安装方便,只需两个星期就可以搭建好,所用的材料大多是可再生而且非常轻巧的环保材料。
“生命之蛹树屋”是新西兰太平洋环境公司的建筑师们设计的黄色树屋餐厅,位于一片红树林上。看上去像是一个镶在40米高的红杉树上的巨大蚕蛹,主体为人工种植的白杨木条,栏杆用附近的红杉木做成,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
前卫建筑师把这个树屋命名为缠绕的蛇,它由一个依着美洲杉树干缠绕的蛇身型楼梯和封闭双层舱体的结构组成。
位于加拿大的“可回收”树屋虽然是个临时建筑,却不同凡响,尤其是在晚上,半透明的聚丙烯板子让整个构造从里到外发出亮光。板子半开,一方面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另一方面是为了看到美丽的光线:日落时分,树屋会呈现紫色的阴影。所有的材料都是可回收的。
树屋“漂浮”位于安大略省蜜月湖的枞树林里,好比木桩上的一盏日式灯笼。这个树屋充分利用现有树木,以四棵原有树木为地基,而不是在树之间进行扩展。这个项目是为了尝试对树木、场地及自然带来最小的影响⋯⋯
丛林树屋是一个奢侈的树屋建筑,它拥有闪耀的白色外观,华美的造型结构和非常舒适的内部环境。
带你体验“树上”旅馆
上世纪初,一对英国夫妇凭借一部戏剧的灵感和天真的想象,突发奇想地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中,在几棵大树的树杈上,搭建了几间简陋的“树顶”小屋。当时,该“树屋”主要是向派驻肯尼亚的英国军政官员以及西方探险考察人员提供一处观赏野生动物的场所。
1952年2月的一天,伊丽莎白公主为观赏野生动物下榻于这间“树顶”旅馆。当晚,她在树屋中接到父王驾崩的消息和由她继位的诏书。这段“伊丽莎白在树屋由公主变女王的美丽故事”使“树顶”旅馆声名远扬。这对夫妇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从1932年开始接住第一批客人至今,发生在“树顶”旅馆的故事和与现代科技格格不入的独特理念,越来越被喜欢“复古”的人们所向往。为此,能到这家旅馆住上一晚,成为许多人的梦想。
“树顶”旅馆搭建在数十根粗大的树干上,周围被大树簇拥,底层离地面约10余米,野生动物可以自由穿行。
因为这个有着特别故事的旅馆令我向往已久,从内罗毕开车大约两个半小时就能到达 “树顶”旅馆。不同于以往酒店的是,在进入“树顶”旅馆之前,游客们都要先到旅馆接待站将自己的大件行李箱寄存,每人只能携带随身的生活用具入住。穿过一片灌木丛生的草地,远远望去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上,矗立着一座如积木搭建的木屋,显然,这就是“树顶”旅馆。
这座高21米的全木质结构旅馆,有三层建筑搭建在数十根粗大的树干上,周围被大树簇拥,底层离地面约10余米,野生动物可以自由穿行。作为房柱的大树依然枝叶繁茂,有的穿越楼板继续生长。旅馆的正面有个窄小的螺旋式楼梯绕着一棵大树盘旋到居住的楼层,给人上树的感觉。当然,旅馆的两边也有梯子,可分别进入楼上的客房。
每间客房内都没有桌椅、衣柜等家具,也没有电源插座;不同的是,每间屋子都有一个视野开阔的窗户。
几乎在旅馆的任何一个地方,客人都能观赏到野生动物。这也是当年在此建造“树顶”旅馆的初衷。旅馆的两头还有观景走廊,不过,最能集中看动物的地方是顶层宽阔的观景平台。在这里除了观赏四周美景外,还可以用旅馆提供的食品逗引飞来飞去的各种鸟类和上蹿下跳的白尾猴、狒狒等动物。
旅馆后面的几个天然大水塘里有鳄鱼、水龟等动物,中间是一片被芦苇覆盖的陆地,上面有成堆的鸟蛋。每当日出日落时,狮子、猎豹、猎狗、野猪等动物就会到水塘边喝水。最为特别的是,每间屋子都安装了一个警铃,客人入住时会被告知,夜晚当铃声响起时便会有动物出现在楼下,铃声长短声的不同,可区分动物体积的大小,客人可据此选择是否出来观看。
法国西部维埃纳,游人可以在美丽公园提供的树上旅馆居住,早上起床还可以在树上享受一顿别样的早餐。
更为特别的是休闲区域,不论是顶层的露天平台,还是室内的公共区域,都是观看动物最理想之地。不同的是,楼顶的平台可用食物直接喂食没有攻击性的动物,还方便拍摄照片;而室内的公共区域则专门修建了大窗户,隔着光线通透的玻璃,客人照样能观赏到外面的景色,还能避免风吹日晒。
因为始终遵循着环保理念,“树顶”旅馆没有任何电器,甚至卫生间都是公共的;特别是对客房设施的要求及为“苛刻”——每间客房没有桌椅,没有衣柜,也没有电源插座;不同的是,每间屋子都有一个视野开阔的窗户;拥有太阳能设施的浴室,24小时可供洗澡。因此,住在并非现代的“树顶”旅馆,不会感觉不爽。更何况有清新的空气、宁静的草场,看狒狒打架,看野猪警觉地喝水,看斑马躲避狮子,看身材庞大且高傲、悠闲的大象成群地穿行⋯⋯这是一种融入自然的真实享受。
住在树上,童年纯真而澄澈的梦想永远飞翔在阳光绿意间,随手可触。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0.07月刊
公众号|大美V视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