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张小路 Tracy 摄影/杨剑坤 张纪 执行/许文昆
协助/墨西哥旅游局
玛雅的似水流年
玛雅古典期是它最辉煌的时期,大致在公元250~900年,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到唐,此前叫前古典期,此后叫后古典期。漫长的前古典期做了光荣的准备和积累,例如玛雅人的数学和历法,在前古典期已是当时世界之冠,玛雅人最早使用了“0”这个概念,以天文观测为基础的历法繁复而精确,可惜缺乏文明之间的横向交流。
古典期的中美洲丛林里铺开一大群恢弘的宗教城市,人们崇拜日月星辰的光辉。高大的祭坛矗立,祭坛顶部建有神庙,坛的深处葬着伟大的国王。死去的国王脸上扣着玉制的面具,而国王的石棺边,刻满方圆结合的象形文字。祭司掌控着政权,他们迈步走上巍峨坛庙,上观天象,宣布预告,指导农耕,发动战争。
一位游客在月亮金字塔上眺望特奥蒂瓦坎古城遗迹。前方的太阳金字塔建于公元2世纪,是印第安人阿兹特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约公元900年,古典期戛然而止,大群城市在短短几十年间都被放弃了,而玛雅人继续存在,在后古典期仍有值得注目的活动。西班牙人于16世纪初入侵时,玛雅已经衰微。西班牙人不是玛雅衰微的原因,但是,的确打出了最后一记重拳,放翻了这个单性繁殖的羸弱文明。
西班牙人说玛雅文化是魔鬼文化,予以残暴摧毁,焚书坑儒,断绝文字,严禁原始宗教,此乃人类文化史上一桩臭名远扬的暴行。祭司们是玛雅的文化精英,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批“反革命分子”被镇压后,没人能读懂城邦遗址里的石刻,玛雅文明在文字传承意义上就中断了。
手持玉米棒的彩色陶塑,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当时主持摧毁行动的是一个名叫德·兰达的神父。可能因为做得太过分,或许还有别的什么事,他被西班牙宫廷召回国关了起来。在牢狱里,他写下了《玛雅风物志》,这是本重要的研究文献,但并不能抵消他犯下的罪行之万一。
19世纪30年代始,在西班牙人着手摧毁玛雅文化300年后,欧美探险家开始目的明确地深入玛雅丛林,重新发现以往的辉煌,他们一次比一次受到震惊。现代考古学借助于新技术,逐渐把以往的故事带回到人们面前。侥幸逃过西班牙人火堆的三四本玛雅书都保存在欧洲,为当代玛雅研究提供了钥匙。现在,学者们已经能阅读玛雅石刻里的很多内容。同时,玛雅人日常生活里延绵保留的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活生生的玛雅研究的组成部分。
公元前4世纪~公元10世纪,在尤卡坦半岛出现了玛雅文明的繁荣时期。玛雅人建立城邦社会,并创造了象形文字。
奇琴依查:玛雅的“罗马”
奇琴依查是曝光率最高的玛雅遗址,它的城堡金字塔和千柱殿的照片到处刊登,早已经成为玛雅旅游的象征性标志,就好像马丘比丘山城之于南美印加。尤卡坦半岛有两个主要城市,坎昆和梅里达,奇琴依查遗址处在它们之间,距坎昆220公里,距梅里达120公里。
古代玛雅是神权的国度,城市作为宗教中心,充分发挥了祭祀、崇拜、奉献等仪典的功能。对神灵的竭力崇拜和祈求,甚至使用人祭,是人类在自然面前无助心态的表露。在奇琴依查,这奉献精神有不少例证。
圣井是祭神用的,特别是雨神。直径约60米的圆形石灰岩陷落坑,深35米,直上直下的桶状。学者们曾经竭泽而考,发现水底有不少人骨,包括头颅。圣井里还发现来自各地的金玉饰物,有的甚至远自哥伦比亚,揭露了玛雅人和外界的交往。
传说,吃药后被推入圣井的人,如果中午前没死,就捞上来,让他讲述经历的幻象,那当然是带回了神的旨意。13世纪中期的玛雅潘(尤卡坦的另一个大城邦)的统治者Hunac Ceel,为证明自己的神圣,就曾把自己丢进圣井,他活过来了,留下了这段疯狂记载。不过,也有人说水底发现的人骨的年代是玛雅衰落之后的,倒是那些金玉饰物的年代比较古老,由此推论当年此处并不曾用人献祭,那些人骨可能是不慎溺毙的人。
奇琴伊查保留有很多精美的石头建筑。这些建筑曾经是神庙、宫殿、舞台、市场、浴池和球场等。
奇琴依查有“玛雅的罗马”之称,因为它的建筑受到墨西哥中部高原托尔特克族的尚武文化影响,风格硬朗刚健。文化融合痕迹显而易见,石刻中既有玛雅的雨神恰克(Chac),也有墨西哥中部高原文化的羽蛇。
这里有三座建筑闻名遐迩。第一个是城堡金字塔,它是24米高的正方棱台,坡度45度,模样端庄稳定,又叫库库尔坎金字塔,因为顶部的圣庙是为库库尔坎而建,他是墨西哥中部托尔特克和阿兹特克文化传说中的大祭司,古代圣贤——羽蛇的化身,其地位就如我国古代的伏羲、尧舜之类。库库尔坎金字塔是一部石头的玛雅历书,塔身的很多数据和天文、历法有关。
库库尔坎金字塔高30米,底面的边长为55.5米,四面各有91级台阶,加上最上层的平台,正好是一年的天数。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建筑是大球场。玛雅人玩一种橡胶球戏,几乎每个城邦都有球场。奇琴依查的大球场是玛雅世界最大的一个,约有现代足球场那么长,但较窄,两侧立着高墙,两端有神庙。从奥尔梅克文明时代就有的球戏,到其后代的玛雅、阿兹特克、托尔特克文明延续存在。比赛的双方只准用肘、膝、髋击球,球落入对方场内就得分,让球飞越穿过场边高墙上镶嵌的石圆环则为得胜。
第三座著名建筑是遗址南区(老的Puuc建筑区)的古天文观象台,也是玛雅世界最大的一个。古代玛雅人观测天文并不用仪器。他们利用石墙的凹凸和洞口,当光影一年中只有一次穿过洞口照射到某个位置,就是一个特定时刻到了。或者,利用不同建筑物互作参考坐标,来观测天体运行,当太阳升起在两幢建筑的连线上,就是某个日期。
“天文台”是为掌管风和学习的羽蛇神而设,玛雅人利用太阳照射在门上形成屋内的阴影来判断夏至与冬至的到来。
文明崩溃的猜想
大约在公元900年,众多玛雅城邦忽然被放弃了,就好像天空曼舞的成群白云突然定格,落入丛林化作遗址。兴盛的古典玛雅时期至此结束。古典期玛雅人有竖立石碑刻石记事的习惯。考古学者发现,众多城邦的石碑在前后几十年间都停止了记事,这是他们判断古典期结束的主要依据。城邦为何被放弃,尚无定论,是外敌入侵或者瘟疫造成的,人们一直寻觅证据。
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环境变化制约了玛雅人,一个解释是玛雅人口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加大,演成了生态灾难;另一解释是天气持续干旱,玛雅人的生路断绝,有人宣称已经从历史气象资料里找到了支持此说的证据。放弃后,不少城邦都曾经再度使用,有的再放弃、再使用不止一次,有的延续到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时,我们今天看到的城邦遗址有的则是后古典时期兴建的。
在尤卡坦的玛雅丛林里,到处都有通往加勒比海的地下溶洞和暗河。玛雅人认为地下河的开口是通向神灵的通道,而在此燃烧松香有洁净灵魂的功效。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考古学者们也长期在此埋头发掘着,每年都传出新闻,雨林就如浩瀚绿色大洋一样,丛林遗址就好像一座座岛屿,一艘艘沉船。
早在古典期之前的数百年,玛雅人就已经相当有成就,他们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发达,使用复杂的记时系统,能计算上溯若千万年,玛雅人的历法精准。玛雅人的表意和象形结合的文字是古代美洲各地土著人中最复杂的书写系统。奇怪的是最兴盛年代的玛雅人也没有金属工具,没有车轮,没有畜力,他们怎么用石器令人匪夷所思地建造了那些宏伟的石头城市,至今还是谜。
在尤卡坦半岛,随处可见的玛雅村落。
现在学者们大多说古代美洲有三大文明:南美的印加文明、中美的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它们都进入了农业社会。当欧洲人带着黑暗日子从大洋漂来时,印加和阿兹特克是有中央政府的王国,而玛雅只是些城邦,以及大城邦统领下的地域性部落联盟。
现在,尤卡坦几乎每个小城镇都有一个方形的广场,那里立着天主教堂,墙体和门面颜色鲜艳,被太阳光线和棕榈树叶装饰着,显得特别醒目。而到了夜间,广场边的黑影里坐着三五成群的玛雅人,他们的侧影,令你毫不怀疑他们在那儿已经坐了一千年、两千年。
本文节选自《文明》2009.01月刊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