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教研引领 科研推动 AI赋能 质量提升|东城区“智能技术融合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结题鉴定会召开
东教印象
2023-06-28 21:40
进入东教印象阅读更多内容

教研引领 科研推动

 

AI赋能 质量提升

 

东城区“智能技术融合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结题鉴定会

 

课题背景

 

深入推进东城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基地(教育)建设,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作用,促进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东城区教委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由区教委设立“智能技术融合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课题以英语学科智能环境发展与应用研究为依托,以全区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为对象,利用行动研究法,推动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课题聘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18名专家学者进行同步指导。

 

区教委信息办牵头,联合区教科院、大学及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区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和相关互联网公司等单位成立区项目组。2021年,经过前期培训孵化,23所中学英语学科的28项课题成功立项,项目涵盖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评价、资源开发、作业改革四大方向。28项课题被分成6组,每组均设置来自教育科研领域、英语学科教学领域和教育技术领域的3名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区教委信息办和区教科院干部教师担任项目助理开展协调组织,基本形成了“校校有课题,初高中英语教师人人参与课题,行政牵头,教研、师训、科研部门协同助力课题开展,专家学者开展课题针对性支持”的教学研究新模式。

 

会议实况

 

 

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近日,东城区“智能技术融合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结题鉴定会在区教科院召开。杨润勇、张莲、李春山、齐建芳等项目组指导专家,区教委信息办主任李磊,区教科院副院长张述林、夏珺,区项目组核心成员以及28项课题的负责人、课题组教师代表80余人现场参会。会议由区教科院教育科研管理部主任沈兴文主持。

 

 

李磊在致辞中介绍,此次专项课题研究是在《2021-2035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背景下,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基地(教育)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创新教育应用场景,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具体实践。区教委将继续助力学校在此项目中的教育实践和科研探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不断推进智能技术助力的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张述林在集中会议上讲话。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学科教学为内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突破的全新教研模型进行阐释;对以教研机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构成了跨领域、多视角、高融合的科研指导体系进行论述;介绍了课题组教师对新形态“教研”模式从“抵触抗拒”到“主动响应”,通过对技术维度的深化理解,加强教学优长,突破实践瓶颈的转变过程,并对接下来新兴教科研共同体模式的推广和课题成果的应用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现场,李磊、张述林、夏珺、沈兴文为项目组指导专家颁发聘书。

 

周  颖

 

 

北师大教授周颖代表专家发言,对“师生共进型AI英语课堂”的构建情况进行解读,指出通过课题研究,实现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落实课改理念,注重从单纯知识点传授到侧重素养养成转变,丰富了学科育人手段,提升了学科育人效果,后续将继续对成果的推广应用进行跟踪指导。

 

答辩现场

 

 

 

 

 

 

 

结题答辩分6个小组进行。在结题答辩过程中,专家认为,各项课题研究聚焦中学英语学科听说教学,选题精准针对性强,经过理论研究到实践总结以及改进实践再提升的两个实验轮次,过程规范,研究深入,在中学对英语听说教学体系整体构思和典型个案收集两个方面都有亮点呈现,比较圆满的完成了研究目标,多数成果具备较好的实操性和推广价值。同时,专家对结题文本的严谨规范、研究目标的进一步聚焦以及研究成果提炼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结题答辩的过程也是课题组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过程。

 

课题成果

 

在两年的研究周期中,28个课题项目经历了开题论证,专题培训,线上线下交流、沟通和研讨。在专家的带领下,各课题组完成了对研究成果的梳理、提炼和总结,课题研究报告的质量也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示范性,不仅全面提升了教师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学法与学科教学实践变革相整合的能力,更推动了精准教研成果的校际流动,实现了智能技术助力下的全区英语学科教学新发展。参与教师们开展教学课例研究,对学生日常练习产生的各类学情数据深度分析,推动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技术赋能等相关论文,已有30余篇案例成果和论文获得奖励或公开发表,形成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师生素养发展东城模式”。

 

后续,东城区教委信息办和区教科院将进一步加强智能技术融合英语听说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广,提炼“学科、科研、技术相融合的教科研共同体”模型并向其他学科辐射,加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基地(教育)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贡献力量。

 

END

 

素材来源:东城区教委信息办、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东城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张阳

 

来源:东教印象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怀柔师生AI搭子越来越多了
新京号
聚智赋能发展 笃行拓启新篇——2025年东城区校外教科研工作会圆满召开
新京号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召开
新京号
AI时代,如何赋能教育教学发展
新京号
聚焦两会 | 聚热点、话民生、谋发展——听北大医学代表委员两会声音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聚焦课堂主阵地 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一)
新京号
1.5亿次“有求必应”解码大城善治
北京
人工智能助力循证教研 构建素养成长型课堂|北京市“教研共同体”东城区全域教研活动顺利举办
新京号
东城6所学校入选第二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