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为什么要重提八十年代精神
新京报
2013-08-10 02:31

  ■ 趋势观

  中国改革出现了“变心板”效应:挤公共汽车时大家都喊“往里走!往里走!”可一旦谁踏上那块板就不愿动了,不管下面的人上不上得来。为什么要重提八十年代精神?是为了汲取力量,从改革的“故乡”再出发。

  针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两种相反看法:一是《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读库》主编张立宪),二是“八十年代算个屁!你们这些遗老遗少!”(某些80后)

  网上有人说:致我充满梦想的八十年代!也有人说:我们80后这样苦逼,还不是你们八十年代人搞的!

  是啊,今天享受的成果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么今天承受的苦逼也要找那个年代算账!

  遥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样饥渴。一场天雷勾地火的碰撞,一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富运动和启蒙思潮开始了,并一直影响至今——我们仍在享用那个年代的成果。

  听听那些口号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十亿人民九亿倒;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八十年代人要吃饭,要富裕,于是冲出一条血路。现在八十年代人有所成就,多少是个既得利益者,于是又安于现状。“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这句话主要针对50后、60后。

  而80后生于八十年代,他们是八十年代下的蛋。他们享受新时代的好处,他们承受新时代的痛处。他们有个幸福的童年,他们有个悲催的成年。他们是用房子交换理想的一代。他们是“我”世代,但“我”的地盘“我”做不了主。他们是扁平世界的一代,必将承受全球化的竞争压力。

  八十年代人说要奋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80后反问,要奋斗?请看郭美美!

  八十年代人尽管与韩寒观点可能不同,但毕竟还能说到一处。而他们与郭敬明则完全没有交集。

  平心而论,不是80后不愿奋斗,是拼爹或拼干爹的社会游戏规则坏了。聆听崔健的那代人如何《超越那一天》?

  所以年轻人一听八十年代那些大词儿,改革啊、奋斗啊、赶超啊,就头痛——改来改去,让我们今天这么难!就业难、住房难、就医难、养老难!

  中国在跟未来赛跑:人口红利跟老龄化赛跑;真相跟谎言赛跑;信心跟失信赛跑;廉政跟贪官赛跑;维权跟强拆赛跑。中国坐上了生死时速列车。不改革,就等着被改革。“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好了。”(邓小平,1992)

  改革就是割肉,关键是割谁的肉。

  中国改革出现了“变心板”效应:挤公共汽车时大家都喊“往里走!往里走!”可一旦谁踏上那块板就不愿动了,不管下面的人上不上得来。

  为什么要重提八十年代精神?是为了汲取力量,从改革的“故乡”再出发。

  □肖锋 《新周刊》总主笔

相关推荐
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龚宗元主持
新京号
学习语|作风建设要抓常、抓细、抓长
新京号
中央八项规定从制定到实施的重要节点
新京号
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
时事
从《局外人》到《鼠疫》:“反抗是人类与自己的愚昧永久的对抗”
文化
宁向东: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忙碌症”
新京号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新京号
当海子想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
文化
专家解读联合演习:距离台岛越来越近,利于解放军掌握台海战场环境
第一看点
“育”见未来 | 如何让孩子从“好奇宝宝”变“探索小达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